孩子偶爾的感冒、流感和受到感染是很正常的,不一定是免疫力低下。但是,如果孩子特別容易出現感冒、流感、疲勞、體能下降或腹瀉等症狀,感冒需要2周時間以上才能恢復;這時,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哦!因爲這些情況很可能是孩子免疫力低下的表現。

如果這種情況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不但會影響孩子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所以,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除了蛋白質和維C之外,免疫力與營養之間還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本文,我就從腸道營養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3種能提升腸道免疫功能的營養素。

一、益生元——滋養益生菌的“食物”

腸道健康是維持免疫功能的基礎,而腸道菌羣平衡又是腸道健康的基礎。

你知道嗎?在我們身上共同生活着很多菌,菌的數量是人體細胞的10倍,我們和菌之間是互相幫助的關係。這其中,好的菌叫益生菌,壞的菌叫“有害菌”或“致病菌”,還有大部分可好可壞的菌,叫中性菌,這幫傢伙的立場不堅定,看誰強就幫誰。所以,維持腸道菌羣平衡要:壯大益生菌隊伍,打壓有害菌,爭取中性菌去幫助益生菌。

益生菌對人體的幫助可多了:

  • 消化、吸收食物以及形成排泄物

  • 維持免疫功能

  • 促進腸道蠕動、清除廢物

  • 合成維生素(B族維生素、維C、維K等)

  • 合成激素

  • 合成情緒調節物質(血清素、多巴胺)的前體

益生菌和致病菌喜歡的食物有所不同,一般認爲益生元是給益生菌提供的食物,益生元能夠被腸道內益生菌分解吸收,促進其生長繁殖。可以理解爲膳食纖維,是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但能被菌利用的一大類營養素。

爲了維持腸道菌羣的平衡,我們可以補充益生菌、益生元或兩者合在一起的合生元。

食物Tips:

膳食纖維主要存在於蔬菜、水果、堅果、豆類、薯類、全穀物(如燕麥、玉米、全麥、藜麥)。家有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嘗試煮一些雜糧飯喫,比如說金黃玉米飯和紫薯飯。

二、維生素A——第一防線“守護神”

維生素A有利於構建皮膚、消化道和呼吸道的最外層細胞和黏膜,維持粘膜屏障的完整性,是人體免疫第一道屏障的“守護神”。所以,維生素A缺乏的兒童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和腹瀉,而且也可以觀察到皮膚比較乾燥。

食物Tips:

維A在魚肝油、動物肝臟、蛋黃、全脂奶製品、深綠色和橙黃色的蔬果裏含量豐富。動物肝臟裏比較推薦豬肝、鴨肝、鵝肝,但要注意不能喫過量了,容易維生素A中毒,每週喫1~2次即可。

三、鋅——代謝的“輔助”

鋅是人體內200多種酶的組成成分或激活劑,參與幾乎所有的發育和功能代謝活動,對機體免疫功能起到調節作用。

鋅缺乏的寶寶容易反覆感染、生長發育遲緩、食慾下降沒胃口、精神萎靡不振。尤其是,腹瀉的寶寶更需要補充鋅,否則會引發更多的鋅被排泄掉,然後因缺鋅引發的食慾下降導致喫進更少的鋅,形成惡性循環。

食物Tips:

鋅含量絕對No.1的食物是海牡蠣(生蠔)。其它富含鋅的食物有:貝類、動物肝臟、蛋類、魚和其它海產品、以及小麥胚芽(粉)。

總結:

腸道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基礎,也是免疫平衡的關鍵!所以,只有腸道健康了,孩子們才能少生病、有活力、精神好、學習好。

家長朋友們請多多關注剛纔提到的3種營養素,每天給寶寶搭配豐富的食物種類:

1.喫豐富的蔬菜、水果和雜糧。

2.適量喫蛋、喝奶。

3.適量肉類、海產品。

作者:陳普婷

審稿專家:譚榮韶 教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