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乾隆覺得這個主意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想想又害怕子孫後代因此而偷懶,所以便將這道們叫做“古稀門”,也就是說要年紀到了70歲之後才能使用。後來在乾隆70多歲的時候改造,因爲這時候他身體已經不算太高,每次要到天壇去祭拜列祖列宗還有皇天后土的時候。

北京故宮是我們國家一個非常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在這裏還有一個很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天壇公園個不起眼的小門——“古稀門”。公園內除了有雄偉的祈年殿和圜丘壇,奇妙的迴音壁還有三音石之後就是這扇門了。

後來在乾隆70多歲的時候改造,因爲這時候他身體已經不算太高,每次要到天壇去祭拜列祖列宗還有皇天后土的時候。他都要從丹陛橋上步行而過才能去參加祭祀,他的身體因而有些喫不消。

讓皇上從這裏過去,那麼就不用那麼辛苦的繞行了。乾隆覺得這個主意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想想又害怕子孫後代因此而偷懶,所以便將這道們叫做“古稀門”,也就是說要年紀到了70歲之後才能使用。

但他沒有想到這道門建成之後包括子孫後代們只有他一個人走過。因爲後來清朝的11位皇帝中,沒有一個人的年齡達到70歲。所以他們自然也不會去走這扇門了。乾隆皇帝一生勵精圖治。

從他在世時的很多事情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來他治國有方,而從“古稀門”這件事情我們不僅僅可以看出他治國有方還可以看出來他治家有方,對子女們的要求嚴格,杜絕一切的隱患,是個好的領導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