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薔薇花叢周圍和背後,都是花朵已落、綠葉成蔭的樹木和其他灌木,莢蒾和美人木的完全失去了顏色的花朵鏽色殘骸,掛在綠葉迅速佔據了主導地位的枝條上,還沒有來得及落盡。作爲一種具有有效的防禦措施渾身帶刺兒的灌木,薔薇花從下到上,層層疊疊,開得自然爛漫,很有點層巒疊嶂的意思,不必約束就已經自然而然地形成花牆、花山,看上去少有人類干涉的痕跡,基本保持着原始的婆娑蓬鬆的自由伸展姿態,一如野生。

梁東方

薔薇幾乎是春天最後一種花了,也幾乎是夏天的第一種花。

薔薇花開意味着,與其相伴隨的這一段時間,將是春和景明的宜人時間裏的最後一段。不是很熱,當然早已經不冷的氣候,適合戶外活動的氣候,在薔薇花開的時候臻於頂點,然後就是幾個月都再不回頭的夏天。

路上的花事也接近了尾聲。前幾天還開着的莢蒾和楸樹、美人木和槐花一夜之間就都不見了蹤影。在大多數花朵都已經凋謝之後,薔薇纔在真正的好溫度裏,在晝夜溫差逐漸縮小了的好氣候裏從容地開放了。

在不陰不晴、萬木蔥蘢、一片豐腴、什麼都不刺眼的五月天氣裏,薔薇花匝地而開。這樣的景象好像暗合了我們自己也未必很清楚的一種隱匿的期待,在我們的意識深處,如果春天沒有這麼一出,這麼帶着高潮意味的最後一出,就不完美,就不盡興,就是有缺憾的。薔薇恰恰是這樣的期待的兌現者:在它出來兌現之前,你甚至都已經忘了還有這樣一個最終的兌現者存在。

在漫長的平房院落時代,在人類的建築和自然還融合在一起的時代裏,薔薇經常用這樣點綴在牆頭院角上的驚豔存在,將人們尋春的熱情最後一次點燃。那樣的一叢一束一條爬上牆又垂下來的開滿薔薇花的枝條,就是盛放的生命和有滋有味有奔頭的生活的寫照;就是一代代人們生生不已,儘管歷盡苦難也不無歡欣的象徵。現在廣泛種植在公園綠地之中,按說規模已經遠非過去所能比,但是卻也基本上脫離開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情境。

作爲一種具有有效的防禦措施渾身帶刺兒的灌木,薔薇花從下到上,層層疊疊,開得自然爛漫,很有點層巒疊嶂的意思,不必約束就已經自然而然地形成花牆、花山,看上去少有人類干涉的痕跡,基本保持着原始的婆娑蓬鬆的自由伸展姿態,一如野生。

花牆、花山的起伏之狀完全靠着一朵朵小花的密集開放組成,花朵有粉色和白色之別,摻雜起來形成一種藕色的效果。素雅而不俗氣,處之天然卻自帶高貴之風。味道之中既有植被花芯的不事雕琢的自然釋放氣息,還有一種高級化妝品的油脂清香;既是春天的清新脫俗,也是夏天的馥郁芬芳;既出之天地孕化,又好像已經滲透到了人間的評價體系中來。

與被人類干涉改造過的月季相比,薔薇的花朵雖然小,但是野趣更足,更有感染力。匪夷所思的是,人類面對這樣一種堪稱完美無瑕的花,居然也還會有改造的念頭,並且矢志不渝地反覆試驗嫁接之後終於培育成了月季那樣的花朵碩大、大到呆滯程度,花棵近於喬木的花。將灌木的自然花朵改造成人類期望的大小,改造成像是人造塑料一樣的質地,改造成佔地面積小的喬木樣子,這種貌似無事生非的事情,源於人類某種讓萬物適應於我的本能。其結果是不是很討好,是不是在最終的意義上於人有益,就不管了。因爲無數事實證明,也許正是讓萬物保持自然原始風貌,纔是對人最大的利好。

薔薇的花朵的確不大,有復瓣也有更多的單瓣,顏色上純白的爲數不少,濃郁豔麗者寡;這也許是人類動了改造之心的初衷緣起,但是薔薇的花勢其實主要源於一朵朵花聯合起來以後形成的上下錯落的繽紛的整體,來源於它們互相之間並置於一個空間裏的配合。給薔薇拍照,討巧的不是特寫,而是全身照,是將其整體的環境氛圍都連帶着拍出來的全景。

匝地的薔薇花叢,可以遠觀,也可以近玩,更可以不遠不近地端詳,像是在寫生一樣的端詳,看上一眼畫上一筆的端詳:眼前是新綠的草地,草地上的小花零星孤單,完全形不成薔薇那樣的規模、那樣立體的陣勢,但是沒有塵土污染的碧綠之中的這些零星的草花,卻是高企的薔薇叢的視覺呼應;它們以自己的孤單和渺小,襯托了薔薇的高大豐富和氣象萬千。

薔薇花叢周圍和背後,都是花朵已落、綠葉成蔭的樹木和其他灌木,莢蒾和美人木的完全失去了顏色的花朵鏽色殘骸,掛在綠葉迅速佔據了主導地位的枝條上,還沒有來得及落盡;看着身邊薔薇的盛景,它們沒有一點感傷,只有時也命也的老道圓熟。

花和花之間是沒有人間的嫉妒與互相攻訐的,也許是它們沒有嫉妒與攻訐的能力,但是我們寧願相信它們本性如此,它們從經驗裏超越了那樣的狹隘,在它們之間只有天地秩序順其自然的各領風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