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一词来源于古肃慎语(满语)“贝海儿湖”。
西汉时期,这块地被匈奴控制着,匈奴说去“北海”牧羊,就是指的去贝加尔湖。苏牧就在那里牧羊,整整熬过十九个年头,才得以归汉。
东汉时期,这块地被鲜卑控制,又过了十几年, 贝加尔湖改了几次名字。
到了南北朝时期,“贝加尔湖”被柔然控制,后来东突厥崛起,抢了这个地方。隋朝时期东突厥是这块地的“主人”。唐朝李世民打败东突厥,将突厥分裂,突厥控制的地自然回归躺好的版图。贝加尔湖成唐朝版图的一部分。

此前贝加尔湖一直称“北海”,现在有了一个新名词,“小海”。
宋朝时期,贝加尔湖被蒙古部落控制的,蒙古当时有很多分支,各人种轮流控制这块地。不过,无论是突厥还是蒙古,都没能改变贝加尔湖百姓的生活方式。元朝,贝加尔湖正式进入元朝版图,当时设省,叫“岭北行省”。
明朝,“贝加尔湖”被瓦刺控制着,还是属于明朝的一部分。清朝时期,蒙古各部先后被女真控制。清朝跟俄国开火后,签订一系列条约,将“贝加尔湖”一步步推开,直到彻底决裂。
后来雍正帝就签订了中俄边界划分的条约,那时贝加尔湖就已经不属于中国了。

当时贪心不足的沙俄,占据我国东北地区还不够,还想要蒙古地区,俄军在尼布楚设立城堡,正式入侵中国。当时蒙古首领找沙皇谈判,沙皇不理,蒙古军民自发组织抵抗。这时俄军趁火打劫,蚕食中国北部疆土。
其实《尼布楚条约》也并非全无好处,条约签订后中国俄国贸易增大,俄国商队频繁来北京,他们用廉价的皮毛换走了中国很多丝织品、药材,据说一个商队获利高达30多万。

俄国不仅仅通过经商将中国“财富”带出去,还派一支军队不断骚扰蒙古,从蒙古掠夺人口、牛羊。他们在中国盖饭,设立据点,简直是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后来清政府提出抗议,俄国置若罔闻。
康熙帝下令停止贸易,俄国憋了两三年后,派使者来跟康熙谈判,谈判了十多次,要求恢复贸易,重新划分边界,康熙不置可否。
不过,康熙让俄国使者留一个在北京,这个使者大肆进行“间谍活动”。
这就是将“贝加尔湖”拱手让给俄国前期的历史背景。

同时,俄国在西北还进行侵略活动。清政府忍无可忍,宣布全面停止对俄交易。
康熙死后,雍正接手这个“烂摊子”,俄国又派使者来谈判。沙皇跟他的命令是,让中国必须让出“贝加尔”地区。

说了这么多,我们说,贝加尔湖的失去,是清朝的外交失败,是这样吗?
历史总在被不停洗白,很多人试图洗白这段割地的历史,他们说,中国失去贝加尔湖有两个重要原因:
首先,清军入关后,势力范围没到达大兴安岭,贝加尔湖的居民没向清朝称臣。这一地区的人口,包括后来迁移到科尔沁、乌拉特的,早就迁移回蒙古了,这块地是清朝的“弃地”。“香港”也是弃地。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割让香港的时候,北京还不知道香港在哪。从皇帝到大臣都一脸懵逼。如果“贝加尔”湖是弃地,中国的“弃地”太多了。中国的疆域就是因为左一块“弃地”,右一块“弃地”弄得面目全非的。

清朝在谈判中让步,还因为清朝正准备攻打葛尔丹,想要俄国中立。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
贝加尔湖之所以成为“弃地”,是因为统治者以中原能耕种、温度适宜地方的土地为主,贝加尔湖天寒地冻,耕种不易,所以清朝不关注这块地。当时蒙古族也内迁,到长城以北,一部分蒙古人西迁,形成三大部落。无论哪个部落,都没到贝加尔湖。也就是说,贝加尔湖的气候恶劣,中国百姓不愿意去居住,蒙古人都绕道走。

俄国人习惯了寒冷,他们积极东向扩张,在贝加尔湖上建立据点。俄国人的实力,也是让清朝忌惮,从而将“贝加尔湖”拱手相让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