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一詞來源於古肅慎語(滿語)“貝海兒湖”。
西漢時期,這塊地被匈奴控制着,匈奴說去“北海”牧羊,就是指的去貝加爾湖。蘇牧就在那裏牧羊,整整熬過十九個年頭,才得以歸漢。
東漢時期,這塊地被鮮卑控制,又過了十幾年, 貝加爾湖改了幾次名字。
到了南北朝時期,“貝加爾湖”被柔然控制,後來東突厥崛起,搶了這個地方。隋朝時期東突厥是這塊地的“主人”。唐朝李世民打敗東突厥,將突厥分裂,突厥控制的地自然迴歸躺好的版圖。貝加爾湖成唐朝版圖的一部分。

此前貝加爾湖一直稱“北海”,現在有了一個新名詞,“小海”。
宋朝時期,貝加爾湖被蒙古部落控制的,蒙古當時有很多分支,各人種輪流控制這塊地。不過,無論是突厥還是蒙古,都沒能改變貝加爾湖百姓的生活方式。元朝,貝加爾湖正式進入元朝版圖,當時設省,叫“嶺北行省”。
明朝,“貝加爾湖”被瓦刺控制着,還是屬於明朝的一部分。清朝時期,蒙古各部先後被女真控制。清朝跟俄國開火後,簽訂一系列條約,將“貝加爾湖”一步步推開,直到徹底決裂。
後來雍正帝就簽訂了中俄邊界劃分的條約,那時貝加爾湖就已經不屬於中國了。

當時貪心不足的沙俄,佔據我國東北地區還不夠,還想要蒙古地區,俄軍在尼布楚設立城堡,正式入侵中國。當時蒙古首領找沙皇談判,沙皇不理,蒙古軍民自發組織抵抗。這時俄軍趁火打劫,蠶食中國北部疆土。
其實《尼布楚條約》也並非全無好處,條約簽訂後中國俄國貿易增大,俄國商隊頻繁來北京,他們用廉價的皮毛換走了中國很多絲織品、藥材,據說一個商隊獲利高達30多萬。

俄國不僅僅通過經商將中國“財富”帶出去,還派一支軍隊不斷騷擾蒙古,從蒙古掠奪人口、牛羊。他們在中國蓋飯,設立據點,簡直是不把中國放在眼裏。後來清政府提出抗議,俄國置若罔聞。
康熙帝下令停止貿易,俄國憋了兩三年後,派使者來跟康熙談判,談判了十多次,要求恢復貿易,重新劃分邊界,康熙不置可否。
不過,康熙讓俄國使者留一個在北京,這個使者大肆進行“間諜活動”。
這就是將“貝加爾湖”拱手讓給俄國前期的歷史背景。

同時,俄國在西北還進行侵略活動。清政府忍無可忍,宣佈全面停止對俄交易。
康熙死後,雍正接手這個“爛攤子”,俄國又派使者來談判。沙皇跟他的命令是,讓中國必須讓出“貝加爾”地區。

說了這麼多,我們說,貝加爾湖的失去,是清朝的外交失敗,是這樣嗎?
歷史總在被不停洗白,很多人試圖洗白這段割地的歷史,他們說,中國失去貝加爾湖有兩個重要原因:
首先,清軍入關後,勢力範圍沒到達大興安嶺,貝加爾湖的居民沒向清朝稱臣。這一地區的人口,包括後來遷移到科爾沁、烏拉特的,早就遷移回蒙古了,這塊地是清朝的“棄地”。“香港”也是棄地。當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割讓香港的時候,北京還不知道香港在哪。從皇帝到大臣都一臉懵逼。如果“貝加爾”湖是棄地,中國的“棄地”太多了。中國的疆域就是因爲左一塊“棄地”,右一塊“棄地”弄得面目全非的。

清朝在談判中讓步,還因爲清朝正準備攻打葛爾丹,想要俄國中立。這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
貝加爾湖之所以成爲“棄地”,是因爲統治者以中原能耕種、溫度適宜地方的土地爲主,貝加爾湖天寒地凍,耕種不易,所以清朝不關注這塊地。當時蒙古族也內遷,到長城以北,一部分蒙古人西遷,形成三大部落。無論哪個部落,都沒到貝加爾湖。也就是說,貝加爾湖的氣候惡劣,中國百姓不願意去居住,蒙古人都繞道走。

俄國人習慣了寒冷,他們積極東向擴張,在貝加爾湖上建立據點。俄國人的實力,也是讓清朝忌憚,從而將“貝加爾湖”拱手相讓的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