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種叫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有人說“媽媽”外來詞,是新文化運動之後與英文相結合,“媽媽”纔有了今天這個意思。

三國時的百科詞典《廣雅·釋親》這樣解釋:“媽,母也。”《康熙字典》的解釋:“俗讀若馬,平聲。稱母曰媽。”這就說明,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媽”的叫法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就明確代表“母親”,絕不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

爲什麼這樣寫呢?

“媽” 從造字上看,是形聲字,從女,馬聲。重讀仍爲原義。 “馬”是指人們騎的馬。 “女性”和“馬”合起來則表示“讓孩子騎馬的成年女性”。

因爲古代農村地區的母親經常將孩子固定在背後,這樣才能使他們能輕鬆做家務和照顧孩子。對於母親背上的孩子來說,母親似乎就是他騎的馬。馬兒的主要外觀就是頭和脖子上的長毛,而母親的腦後通常也有長頭髮。這種外形特徵和騎乘關係的相似性就促成了“媽”字的誕生。

“媽媽”這個稱謂在宋朝時是指妓院的鴇母,到清朝才轉爲對年長婦人的稱呼,新文化運動以後才被普遍用於稱呼母親。所以在古代可以稱呼母親爲娘、孃親、媽。但是絕對不能稱呼爲“媽媽”。古籍裏也是一個“媽”字而不是“媽媽”。

在許多語言的口語中都會用mama來表示“媽媽”。

比如德語的Mama,法語的maman,西班牙語的mama,意大利語的mamma,等等。這些發音爲什麼都特別相似呢?

首先,這是和人的生理要求相關的。

人一生下來就得喫東西。嬰兒生下來雖然什麼都不懂,但知道要喫奶,這是一種生理本能。

可是他要喫的東西並不總是馬上就能到達他嘴,於是他就要發出一種呼呼加以催促,暗含意思是“快給我送喫的來!”嬰兒還不能熟練地運用他的發音器官,只能發出極簡單的聲音,這一類的聲音不外就是“啊”之類,張開嘴呼氣振動聲帶就行。

這一聲音的產生是有實踐基礎的,因爲嬰兒天生就會哭泣,哭的聲音多半是“啊”音,所以,嬰兒最初往往以“啊”音來表意,比較省力方便,餓了就哭“啊!啊!”。

但是這個音是本能音,和哭的功能聯繫最多,要更能表達喫奶”這個意思,就要分析嬰兒喫奶的實際動作,嬰兒喫奶的動作無非是上下翕動兩片嘴脣,利用舌頭卷裹奶頭來實現。

因此,除了以“啊”音來表達“我餓了”“要喫奶”的意思外,還輔之以兩片嘴脣的上下張合來加強這個意思,

於是,“媽媽”這個聲音,就勢所必然地發出來了。

很多人都以爲要兒是在叫具有“母親”意義的“媽媽”,實際上不是,他只是在表示他餓了而已在甲骨文中母親的“母”字中那兩點,顯示的是兩個乳房,所以“"母”在嬰兒的眼中,就相當於可喫的能充飢的東西一一奶。

由於喂他奶的這個人和他關係最密切,因而理所當然地,“媽媽”這個聲音就存在下來了,逐漸固定地成了指稱母親的聲音符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