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名鼎鼎的狄仁傑狄閣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了。劇中的他神乎其神,使我不禁好奇,歷史上的他究竟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而歷史上的他,雖不如電視劇裏那樣厲害,卻也不遑多讓,他的才學十分之高,人品更是讓人欣賞。他一生爲官剛正不阿,直言進諫,更爲武則天舉薦了張柬之、姚崇等賢才。劇中對他的人品還原度很高,他無論到何地,都是認真爲官,憐民愛民,武則天稱他爲國老也是真的,允許他不行跪拜之禮也是事實。

在這部劇的第四部《神斷狄仁傑》中,狄仁傑被沙爾汗誣陷,差點就被關進大牢,歷史上清正廉潔的狄國老也曾遭遇誣陷,且已經被抓了起來,審訊他的是當時大名鼎鼎的酷吏來俊臣,他的嚴酷在當時是人盡皆知的,狄仁傑也知道來俊臣的人品,所以當時就承認自己確實謀反了,來俊臣還造了僞證誣陷他。

後來狄仁傑又想辦法將自己的冤情通過獄卒遞出去給了兒子,狄仁傑的兒子便面見武則天陳述了狄仁傑的冤情,他才得以洗脫冤屈,沒有被判死罪。

剛正不阿,清正廉明

狄仁傑剛正不阿,他正直到什麼程度呢?他連舉薦他的婁師德都不放過,在朝堂上一點面子都不給人家留。最後搞得婁師德被外放任職,但當他知道婁師德就是當初舉薦他的人的時候,慚愧不已,說自己愧對婁公,不如婁公。婁公的寬宏雅量暫且不提。

他舉薦官員從來不避嫌,他舉薦過自己的兒子,也舉薦過一個上書請皇帝殺了他的人,因爲他信任他的學識,認爲他可以勝任。可謂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

他面對武則天從來都不阿諛奉承,武則天與狄仁傑算是難得的君臣相知的關係,不准他跪拜,憐他直言進諫,從始至終都信任着他,真是難得的君臣情分。

慧眼識人,桃李滿天下

狄仁傑非常能識人,兩度推薦張柬之,第一次武則天問他何人能夠擔當宰相重任,狄仁傑推薦張柬之,於是武則天給張柬之升了官,封爲洛州司馬。第二次武則天又問狄仁傑同樣的問題,狄仁傑卻說:“我舉薦的人您還沒用呢”,武則天奇怪道“我已經給他升官了。”狄仁傑卻說:“我舉薦的是能做宰相的人才,不是用來當個司馬的。”於是武則天又給他升了官,最後終於拜爲宰相,他便是《神探狄仁傑》裏的宰相張柬之,處處都幫着狄仁傑的那位老人。

此外,《神探狄仁傑》中的幾乎要做了叛將的李楷固也是狄仁傑保下的,這個人在歷史上也有跡可循,他不是叛將,卻是契丹降將。別人認爲應當治罪,只有狄仁傑一力保舉,說他驍勇善戰,且知恩圖報,應當重用。武則天終究是信任狄仁傑多一點,所以同意他的建議,最後李楷固果然大敗敵軍,武則天誇他,他還說是武則天的功勞。

勸諫武則天,歸還李唐天下

我想這應該算是狄仁傑一生最大的貢獻了,武則天晚年想要立侄子武三思爲太子,詢問大臣,狄仁傑認爲不妥,應當立李顯爲太子。武則天大怒,不願意立他。後來她做夢,請狄仁傑解夢,狄仁傑將兩次的夢都解成了上天暗示歸還李唐天下之意。最後武則天無奈之下,答應了立李顯爲太子,這才得以使唐朝延續,狄仁傑起到了關鍵作用,功勞不可忽視。

狄仁傑一生在官場裏沉浮,兩度拜相,慧眼識人,敢於糾正武則天的錯誤,且與武則天成爲了難得的類似朋友的關係。他過世之後,武則天哭道:“朝堂空矣”,很久之後也沒能忘了他,每當有決策的時候,她便想起狄公,嘆:“上天爲什麼這麼早奪走我的國老啊!”

狄仁傑在武則天心裏是分量集中的,他雖然沒有看到武則天歸還李唐天下,但光復李唐天下的功勞卻不可不算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