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烏魯木齊初陽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員工在清理小區綠化帶雜草。□本報全媒體記者湯永攝

在烏魯木齊市民生建設十大實事項目推動下,以加強居民小區物業管理爲重點的“覆蓋工程”,讓不少老院落紛紛迎來“新管家”,截至目前,全市1294個無物業管理小區實現物業管理服務全覆蓋。

“有物業就是不一樣”

5月7日,在天山區東門片區管委會光華路社區,老人們三三兩兩曬着太陽。

“有物業就是不一樣!”居民薛迪波對“新管家”入駐後的變化感受頗深,“我們小區現在不僅綠化搞得好,衛生也打掃得乾淨,物業公司還在空地給業主安裝了長條椅,很舒心。”

薛迪波所在的小區有13個老舊院子,過去多年無物業管理。2019年,新疆鑫美嘉園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入駐該小區,對居民提供“先嚐後買”物業服務。僅僅過了半年,該物業公司的貼心服務就得到了居民的認可,物業服務費收繳率由最初的不到30%提高到70%以上。

“我們讓居民先體驗服務再收費,也是在培養居民的有償服務意識。”該物業公司負責人馬曉鑫告訴記者,居民親身感受到了變化,繳費率自然就提高了。

小到鄰里間“紅了臉”的瑣事,大到影響小區安定的要事,小區居民蔣玉萍感到,自從有了“新管家”,小區推諉扯皮的現象少了。特別是物業公司聯合小區各方合成一股力、擰成一股繩,開展多種志願服務活動,讓小區充滿了和諧溫馨的氛圍。

精細化服務贏點贊

“環境好了,人的心情也舒暢!”5月8日,走進天山區翠泉路片區管委會方圓社區金鑫洪福花園小區,在這裏住了30多年的老住戶劉秀英笑着對記者說。

金鑫洪福花園小區的變化,得益於“新管家”日常精細化管理。

金鑫洪福花園小區建成較早,存在停車難、保潔難、維護難、綠化難、違建多等“四難一多”管理難題。2019年,烏魯木齊初陽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進駐小區後,首先通過微信羣、工作人員入戶調查等方式,廣泛聽取居民訴求,爲做好物業服務打下基礎。同時,通過補植小區苗木、建設小區休閒場地等,讓小區“換顏”。

該物業公司經理楚力強介紹,公司向居民提供包括環衛保潔、綠化養護、交通疏導、秩序維護、安全防範、設施維護等多項服務。“我們實行24小時不間斷服務,做到出現問題早發現、早制止、早上報、早解決。經過一年多的磨合,居民對物業的滿意度不斷提升。”楚力強說。

建立物業管理長效機制

“提升老舊小區環境質量,既靠硬件設施改善,也靠加強管理,只有‘建管並重’才能惠及居民。”天山區物業服務管理中心主任周敏表示。

長期以來,老舊小區因居住環境差、管理無序一直被廣大居民詬病,爲破解老舊小區管理難題,天山區成立了居民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多項舉措,從政策支持、資金補貼等多方面推進居民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工作。

2019年,天山區已完成居民小區物業全覆蓋工作,引進專業化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299個,業主自管小區48個,單位自管小區17個。

“在政府的推動和引導下,我們採取以專業化物業管理爲主,單位自管、業主自管爲輔,準物業兜底等方式,於2019年底前完成了所有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服務全覆蓋。”烏市物業監督管理辦公室招投標監管科科長崔魯剛介紹。

“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物業服務行業事中事後的監管,進一步完善物業服務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並探索建立物業管理長效運行機制。”崔魯剛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