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又稱作《沖虛經》、《沖虛真經》,是由鄭人列禦寇所著,其中包含很多廣爲人知的典故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等。其與《道德經》、《莊子》、《文子》並列爲道教四部經典。

1. 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

語出《列子·說符》。看到出去的就應當將要進來的;觀察過去,便要知道未來。這句話說明事物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要能夠窺探事物的一些軌跡,推測出將要發生的事情。

2. 物不至者則不反

語出《列子·仲尼》。事物不發展到極點,就不會走向反面。

3. 理無常是,事無常非

語出《列子·說符》。沒有永遠正確的道理,也沒有永遠錯誤的事情。這句話說明事物是發展變化的,永遠正確或永遠錯誤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4. 自奮則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則孤而無輔。

語出《列子·說符》。自以爲比別人高明的人,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因此就會孤立無援。

5. 人而無義,唯食而已。

語出《列子·說符》。人不知大義,只知一餐,如同禽獸。

6. 餘音繞樑木麗,三日不絕。

語出《列子·湯問》。梁木麗,房屋的樑棟。此言音樂結束後的餘音不絕的美感,“三日不絕”、“餘音繞樑”都是誇張的說法,意在誇言音樂的美妙不凡。

7. 先日所用,今或棄之;今之所棄,後或用之

語出《列子·說符》。過去所用的東西,現在或許要拋棄;現在所拋棄的東西,或許以後會再次使用。

8. 人愛我,我必愛之;人惡我,我必惡之。

語出《列子·說符》。別人愛我,我也愛人;別人厭惡我,我也討厭別人。這說明了,愛與被愛其實是一種因果的關係。人與人之間,只有先付出,然後纔會有收穫,先愛別人,尊敬別人,就會得到別人善意的回報。反之,如果對別人不友善,態度惡劣,也會遭到對方的反感乃至憎惡。

9. 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語出《列子·說符》。大道因爲岔路太多而使羊迷失了路徑而走失,治學的人因爲學說或方法太多無所適從而迷失了本性或自我。此以大道多歧而亡羊爲喻,形象地說明了學說或方法太多對學者治學的負面影響。

10. 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

語出《列子·說符》。賢,賢能的人。自賢,自以爲是賢能的人。歷史的經驗與現實的教訓,都清楚明白地昭示了這樣一條顛撲不破的規律:稱帝稱王的,向來都不是最有能耐的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做領導的,往往都不是業務能力最強的人;業務能力最強的,往往只能爲業務能力差的人所驅使。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