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周天子虽然给个各个诸侯国一定的领地和爵位,但是自己依然是掌控着大权的。诸侯们虽然在遥远的边境,但是每年都需要给周天子一定的上供,并且时刻保护着周天子。眸中和程度上来说,周天子就像是一个大家长,虽然其他人不在身边,但是只要自己一有需要他们就会立刻回来。
这样的模式在西周初期尤其明显,各个诸侯对周天子也是有明显爱戴和尊重的,但凡是大事基本上都要经过周天子许可。但是后来,有两个周天子,干了两件相反的事情,从那之后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几乎成为了诸侯们心中的路人。这第一件事情就是,周昭王的太过放纵。
周昭王时期,鲁国发生大变,当权的国君被自己的弟弟杀了,还自立为王。在当时,这就是明显的杀兄夺位,按照规矩即便是鲁国国君自动退位恐怕也是要经过周天子同意的,何况还是篡位呢。就在大家都以为,周昭王做少也会采取一些措施的时候,他却按兵不动,直接忽视了。
虽然说,这种过度放纵的“不作为”看似是给了诸侯国更多的特权,但是却是等同于告诉诸侯国,以后你们的事情我都不管了,只要给我按时上供就好,这无疑是将周昭王从一个家长的位置变成了一个只看最后结果的老板。而对于其他的诸侯国来说,他们也会纷纷效仿,反正你周天子不管。
而且,这件事情之后,各诸侯国也感到了寒心,鲁国好歹也是周天子的臣子,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周昭王却没有半点要为其主持公道的意思。从那之后,周天子的地位也就下降了不少。后来,这周夷王又干了一件事情,彻底将几代周天子的权威消磨成为了路人。
当时,周夷王病重,其他诸侯国处于道义相约去看。在这个过程中,齐国国君只因为自己在见到周夷王的时候没有立刻和他说话,而是选择了与其他国君先打招呼,这周夷王就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当场,周夷王就下令将齐国国君丢进了水中烹煮,随后与其他诸侯王继续谈笑。
但是没过多久,这齐国国君就被煮死了。这件事情之后,众人都觉得十分寒心,这周夷王未免也太想小气太暴虐了。周昭王是管得太少,而周夷王是管得太多,连诸侯王打招呼的顺序他也要严格控制。最后,这两人相反的做法都起到了一个作用,那就是彻底消磨了诸侯国们的耐心和尊重,成为了诸侯们心中可有可无的路人。
(本文的所有图片都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