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時期,周天子雖然給個各個諸侯國一定的領地和爵位,但是自己依然是掌控着大權的。諸侯們雖然在遙遠的邊境,但是每年都需要給周天子一定的上供,並且時刻保護着周天子。眸中和程度上來說,周天子就像是一個大家長,雖然其他人不在身邊,但是隻要自己一有需要他們就會立刻回來。
這樣的模式在西周初期尤其明顯,各個諸侯對周天子也是有明顯愛戴和尊重的,但凡是大事基本上都要經過周天子許可。但是後來,有兩個周天子,幹了兩件相反的事情,從那之後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幾乎成爲了諸侯們心中的路人。這第一件事情就是,周昭王的太過放縱。
周昭王時期,魯國發生大變,當權的國君被自己的弟弟殺了,還自立爲王。在當時,這就是明顯的殺兄奪位,按照規矩即便是魯國國君自動退位恐怕也是要經過周天子同意的,何況還是篡位呢。就在大家都以爲,周昭王做少也會採取一些措施的時候,他卻按兵不動,直接忽視了。
雖然說,這種過度放縱的“不作爲”看似是給了諸侯國更多的特權,但是卻是等同於告訴諸侯國,以後你們的事情我都不管了,只要給我按時上供就好,這無疑是將周昭王從一個家長的位置變成了一個只看最後結果的老闆。而對於其他的諸侯國來說,他們也會紛紛效仿,反正你周天子不管。
而且,這件事情之後,各諸侯國也感到了寒心,魯國好歹也是周天子的臣子,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周昭王卻沒有半點要爲其主持公道的意思。從那之後,周天子的地位也就下降了不少。後來,這周夷王又幹了一件事情,徹底將幾代周天子的權威消磨成爲了路人。
當時,周夷王病重,其他諸侯國處於道義相約去看。在這個過程中,齊國國君只因爲自己在見到周夷王的時候沒有立刻和他說話,而是選擇了與其他國君先打招呼,這周夷王就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當場,周夷王就下令將齊國國君丟進了水中烹煮,隨後與其他諸侯王繼續談笑。
但是沒過多久,這齊國國君就被煮死了。這件事情之後,衆人都覺得十分寒心,這周夷王未免也太想小氣太暴虐了。周昭王是管得太少,而周夷王是管得太多,連諸侯王打招呼的順序他也要嚴格控制。最後,這兩人相反的做法都起到了一個作用,那就是徹底消磨了諸侯國們的耐心和尊重,成爲了諸侯們心中可有可無的路人。
(本文的所有圖片都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