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2018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盈利分化持續,盈利集中在上游資源和鋰電池環節。行業整體營收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8.89%;扣非歸母淨利潤,前三季同比下降7.97%,三季度單季同比下降17.2%,主要系三季度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業績高增所致。

中泰證券指出,從細分行業看,前三季度的扣非歸母淨利潤絕對值,鋰電池(29.12億)、鋰資源(27.64億)、鈷資源(25.58億)、正極材料(10.94億)、負極材料(9.71億)絕對額較高。增速排序爲:鈷資源(81.03%)、鋰電設備(62.02%)、鋰電池(45.44%)、正極(31.81%)、鋰資源(9.81%)、負極(6.69%)、電機電控及零件設備(0.36%)、六氟磷酸鋰(-28.01%)、隔膜(-33.73%)、電解液(-54.76%)、整車(-99.08%),說明了盈利從上游轉向電池龍頭。

從毛利率看,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從高到低排序:鋰資源(51.63%)、鈷資源(37.86%)、鋰電池(30.28%)、鋰電設備(29.92%)、隔膜(29.47%)、電解液(28.69%)、電機電控及其零部件(26.88%)、負極(26.47%)、六氟磷酸鋰(25.82%)、正極(20.09%)、整車(15.46%)。三季度單季度看,由於上游資源價格下降,鈷、鋰資源毛利率環比下滑-15.3%、-8.87%,僅有整車、鋰電池、電解液,鋰電設備等環節毛利率提升。

中泰證券認爲,數據顯示產業仍處於資本擴張期,產業鏈公司的投資活動現金流普遍爲負,鋰電池、整車廠、鋰資源端、隔膜等企業投資支出數額較大;從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看,整車、鋰資源、鋰電池端的在建工程絕對額較大,分別爲106.82億元、58.90億元、58.38億元,同比增速較大;鋰電設備、鋰資源和隔膜端的同比增速較大,都超過了100%。

展望2018年四季度,10月銷量爲13.8萬輛,環比增長14%,1-10月累計達87.9萬輛,全年有望超110萬輛;10月裝機5.9Gwh,環比微增;1-10月累計裝機34.62Gwh。全年預期裝機有望超47Gwh;政策層面,補貼2019年退坡,趨向於扶優扶強和提升技術門檻。中泰證券認爲,補貼退坡的原則是考慮2019年銷量增長下,補貼總額平穩增長下,單車角度補貼退坡幅度。

中泰證券認爲,長期來看,中國鋰動力電池及其材料具備全球競爭力,顯著受益,看好新能源汽車的長期發展,投資邏輯將從“價-量-質”演變。短期重點關注優質龍頭個股:新宙邦(300037.SZ)、當升科技(300073.SZ)、璞泰來(603659.SH)、寧德時代(300750.SZ)、恩捷股份(002812.SZ);長期重點看好:寧德時代、璞泰來、新宙邦、天賜材料(002709.SZ)、新綸科技(002341.SZ)、華友鈷業(603799.SH)等。

點“閱讀原文”瞭解更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