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家的经典名帖彩页欣赏—— 唐·小楷 《灵飞经》(四十三行本)

此帖是著名的小楷范本,真迹在明代为董其昌所得,后海宁人陈元瑞刻入《渤海藏真帖》,由于直接从原作摹出,加上刻工的技艺高超,此册刻本极其精确地再现了《灵飞经》原作的风貌,为世人所称道。此册“斋室”二字完好无损,系启功先生所藏《渤海藏真帖》初拓本。 钟绍京,字可大(公元659—746),兴国县人。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又是江南第一个宰相。钟繇是中国早期的大书法家,一代宗师。钟绍京在唐代也是著名书法家,尤精小楷,堪称一绝。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 武则天改唐为周时,他在长安为司农录事,因其字写得好,唐景龙年间(公元707—710)专职书写,朝廷宫苑几乎所有的匾额联语都出自他的手笔。 钟繇是楷书体的创立者,钟绍京继承了家学渊源,有著名的《灵飞经小楷字帖》、《唐人小楷字帖》,虽然真迹极少,但董其昌认为赵孟兆的楷书就是学习钟绍京小楷的,因此可以从赵孟兆页的楷书看到钟绍京的楷书风范。史称其真书字画妍媚,遒劲有法。历史记载,钟绍京家藏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真迹至数百卷。 《灵飞经》又名《六甲灵飞经》

《灵飞经》道教经名。主要阐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一卷。《汉武内传》谓此经用于请命延算、长生久视、驱策众灵、役使鬼神。《灵飞经》又名《六甲灵飞经》,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右下笔潭》中称其:“如新莺歌白啭之声”,杨守敬评:“灵飞经一册,最为精劲,为世所重”。《灵飞经》的章法为纵有行,横无列。由于整篇字的大小、长短、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变化自然,且整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顾盼照应,通篇字浑然一体,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的流畅与飘逸之气韵,变化多端,妙趣横生。《灵飞经》以其秀媚舒展,沉着遵正,风姿不凡的艺术特色为历代书家所钟爱。明董其昌说:“赵文敏一生学钟绍京终十得三、四耳”。近代大书家启功先生的书法也受益于《灵飞经》。可见《灵飞经》有着超凡脱俗的艺术感染力。   《灵飞经》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无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为唐钟绍京书。钟绍京,字可大,虔州赣人。官至中书令,越国公。书学二王,褚、薛在当时是享有盛名的书家,时号“小钟”,也是收藏家,个人收藏名家真迹数百卷。《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后人初习小楷多以此为范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