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於職業病的好奇心,我想看看她會怎麼教育孩子,然後我就假裝也去廁所,然後就看到媽媽抱着兒子,一言不發,兒子哭了一會兒,聲音漸漸變小了,然後媽媽說:這個氣球是商場的阿姨佈置商場用的,雖然她可以破例給你一個,但是如果每個小朋友都想要該怎麼。科學證明,媽媽對孩子的哭聲反應更加敏感,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多媽媽都會束手無策,然後妥協,看着孩子拿到想要的東西后破涕爲笑,內心有懊惱不已。

文丨木棉媽媽

科學證明,媽媽對孩子的哭聲反應更加敏感,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多媽媽都會束手無策,然後妥協,看着孩子拿到想要的東西后破涕爲笑,內心有懊惱不已。

孩子在家哭鬧還可以,最起碼你可以不理睬,或者直接吼一頓,最怕的就是孩子出門在外哭鬧。那麼如果孩子在外面哭鬧,作爲父母,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去年有一次帶寶寶逛商場,正好那天同事有時間,可以幫我搭把手,拎一下包之類的,路過一家玩具店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對母子,兒子非要店裏的氣球,但是呢,這個氣球是佈置商場的,本來店員說送給寶寶一個,然後寶媽拒絕了,並且把寶寶強行抱出來。

出於職業病的好奇心,我想看看她會怎麼教育孩子,然後我就假裝也去廁所,然後就看到媽媽抱着兒子,一言不發,兒子哭了一會兒,聲音漸漸變小了,然後媽媽說:這個氣球是商場的阿姨佈置商場用的,雖然她可以破例給你一個,但是如果每個小朋友都想要該怎麼?那氣球豈不是都送出去了,阿姨就要受到經理的批評,氣球不是我們的,以後還有很多你想要的東西,但是不一定會屬於你的,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每次你都哭鬧嗎?哭鬧也是沒有用的呀!

孩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然後讓媽媽拉着手走了。

很多人都說,孩子還小,跟他講這麼多他能聽懂嗎?再說了,這麼小的孩子,給他這麼多約束好嗎?經常帶走別人家玩具的孩子

豆豆媽對豆豆比較縱容,她經常說,孩子不用管,有時候你越管,她越不聽話。一開始,豆豆會打小朋友,然後搶走小朋友的玩具,豆豆媽說:沒關係,讓他們搶吧,越干涉,她越搶!

後來呢,豆豆每次去別人家都會拿一個玩具,然後豆豆媽也不會干涉,前幾天我們一起去小區新開的玩具店,出來之後我才發現,原來豆豆又拿了一個玩具。

其實不是孩子不懂規矩,而是大人,孩子不知道拿別人的東西不對,但是家長能不知道嗎?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家長的縱容。

我們都在譴責熊孩子,實際上最應該反思的就是父母,孩子的行爲都是由父母造成的。

我們擔心孩子將來受欺負,我們擔心孩子太老實將來被人騙,但我們要知道,孩子總會長大,孩子總會離開,沒有教養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會被人瞧不起,到最後受人詬病的還是父母。

也許只有孩子長大離開,我們纔會意識到,父母能留給孩子的最大的財富就是教養。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裏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爲、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