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你開始控制情緒,開始不再對孩子發脾氣時,你會發現:誒,原來孩子沒那麼討厭。做媽媽兩年,我發現,做個不發脾氣的媽媽真的很難,而孩子呢,遇到一個不發脾氣的媽媽真的很幸運。

文丨木棉媽媽

今天六一兒童節,早上翻開朋友圈,關於六一的文案刷滿了屏。

忙碌的工作讓我沒有時間回憶童年的事情,但關於童年的記憶,大部分都是美好的。

現在做了媽媽,我常常在想:如何能夠做一個好媽媽?也常常想如何把自己的一些觀念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做媽媽兩年,我發現,做個不發脾氣的媽媽真的很難,而孩子呢,遇到一個不發脾氣的媽媽真的很幸運。

發脾氣的怪獸

最近《人生海海》這部書很火,我也看了看,裏面有句話印象很深:爺爺說,人和獸之間,只隔着一團怒火,像生死之間,只隔着一層紙。

發脾氣的時候,憤怒的時候,有多恐怖?

那天我在廚房做飯,寶寶一直哭着要抱抱,哭着不讓做飯,我壓抑着心裏的怒火,想着:馬上我就做完了!但是最後一秒我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突然間情緒就崩了,我用我自己都害怕的聲音吼了寶寶一句,其實吼完就後悔了,但是在氣頭上我又兇了他一頓。

我眼見他想哭不敢哭,壓抑着哭聲,我也哭了:我並不想這樣,我不想吼他的!我後悔了,我請求寶寶原諒,寶寶真的比我們想象中要愛我們,寶寶輕輕抱住我,哭了幾聲,然後馬上很開心地跟我玩耍,而我因此內疚了一整晚。

隨意發脾氣的後果就是:自己後悔,孩子害怕。那麼你還發脾氣嗎?

如果可以,請控制情緒

我想可能是因爲父親的影響吧,我情緒控制能力不算好,經常會發脾氣,隨着年齡和閱歷的增長,現在好多了。

如果你現在已經是媽媽了,或者即將成爲媽媽,那麼你真的應該學會控制情緒。

那天下樓,我遇到一個寶媽,孩子不聽話,摔倒地上,媽媽不依不饒,一邊用腳踢孩子,一邊罵孩子。

你一定不想孩子回憶童年的時候都媽媽的憤怒和怒吼吧?那麼爲了孩子,請剋制自己的情緒。

當你開始不發脾氣

我很喜歡龍應臺寫的《孩子,你慢慢來》,她說,她會在窗臺上看孩子一遍又一遍扎蝴蝶結,只在一旁靜靜地看着,讓孩子慢慢來!

每次想要生氣、發脾氣的時候,那就讀一讀龍應臺的這本散文集吧。當你開始控制情緒,開始不再對孩子發脾氣時,你會發現:誒,原來孩子沒那麼討厭?原來孩子沒那麼氣人!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今天六一了,我們作爲兒童們的父母真的應該想一想了:當若干年後,孩子慢慢長大,你希望孩子的記憶力是個溫和的媽媽還是個暴躁的媽媽呢?

今日話題:你會對孩子發脾氣嗎?你會用什麼方法剋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呢?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裏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爲、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