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近年來,校園暴力愈加頻繁,不管在哪個地區、哪個國家,多多少少都會存在着校園暴力事件。在中國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下,很多孩子遭受了校園暴力,卻不敢去控訴和反擊,只能任由施暴者愈加猖狂。

李玫瑾:在學校裏被欺負的,多半是這種性格的孩子,家長們別大意孩子之所以會遭遇校園暴力,最根本原因是施暴者的品行不合格,再就是孩子自身的性格較爲軟弱,容易受到別人欺負。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玟瑾曾說過:“這種性格的孩子,在學校裏容易受到欺負,家長要多多關注。”

那具體是哪種性格的孩子,在學校中容易受到欺負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之前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位大約15歲左右的女生,在燒烤店喫東西的時候,被一名黑色衣服的女子不斷抽打耳光和拉扯頭髮。

被打的女生一直在求饒,但黑衣女子卻不依不饒,仍然大力地“施暴”。一旁的同伴還拿起手機,將這段視頻發佈到了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最終,這位打人的黑衣女子被警方刑事拘留,其他同伴也受到了相對應的批評教育。雖然這件事得到了平靜,但被打女孩子心裏卻留下了陰影,不知何時才能走出來。美國某雜誌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表明:“若是孩子在童年遭遇校園暴力,其受到的心理陰影甚至會陪伴孩子到中年,甚至是一生。”

性格軟弱的孩子,在學校裏更容易受到別人的欺負,爲什麼這麼說呢?“柿子要挑軟的捏”,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性格軟弱的孩子就相當於“軟柿子”,就算是被欺負了,他們也只會默默忍受,不會去告訴老師,更別說反抗了。​遭遇校園暴力,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①勇於反擊

想要避免校園暴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更強有力的方式去反擊,讓施暴者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反擊,若是對方人多,切忌盲目反擊,避免無所謂的傷害。

②別把希望都寄託在老師身上

很多孩子遇到校園暴力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老師,認爲老師會幫助自己妥善解決這件事。其實不然,有些老師不負責任,處理問題比較含糊,喜歡草草了事;而有些老師,比較認真負責,但又不能嚴厲地處理施暴者,達不到教育效果。因此在遭遇校園暴力的時候,不能將所有希望都放在老師身上,應該及時和家長溝通。

③藉助繪本和書籍,學習“防霸凌”的觀念

孩子可以通過繪本和故事書等來了解一些校園霸凌的知識,孩子也應該要明白,在遭遇別人欺負的時候,千萬不能忍氣吞聲,要勇於反擊,對校園霸凌說“不”。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非常值得推薦,一套共有10冊,每一冊都是中英雙語繪本,不同的故事、內容,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性格和行爲習慣。

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同時,這套書中有很多動人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孩子們可以更深刻地瞭解這個社會,應對外界的威脅。就像面對校園霸凌一樣,通過這套書,能讓孩子明白,我們可以用“勇敢說不”,“跑爲上策”,“求救大人”等方式來應對。

感興趣的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