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沒有父母不希望孩子長大之後成爲一個優秀的人,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們會格外關注他們的學習成績。但小時候學習成績好,以後一定會有出息嗎?

不可否認,學習成績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可要想孩子以後有出息,優秀的學習成績還遠遠不夠,他還需要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會使孩子受益終生,在生活的大風大浪裏遊刃有餘。

孩子10歲前,父母要狠心"逼"他養成好習慣

源源是市裏高考狀元,他詮釋了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談起源源,老師和同學們都對他做了一個一致的評價:自律。

源源在向學弟學妹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坦言,他每天都會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並且風雨無阻地去完成。學校晚上的熄燈時間是11點,而他常常爲了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到12點,容不得自己有一絲拖沓與懈怠。

源源良好的習慣與父母的培養的有關。他和許多孩子一樣,小時候也很貪玩,都是母親從網吧揪他回家學習,讓他按時閱讀、按時學習,再去網吧就禁足。剛開始,源源很痛苦,後來也慢慢習慣了,不用父母監督,也能把學習安排好。上了初中以後,父母只管源源生活上的事,再也不用操心他的學習。

源源如今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兒時父母的嚴格教導;他能在高中時高度自律,最後在高考中旗開得勝,離不開養成的良好習慣。他也多次表示,是兒時父母的教導纔有自己如今的成績。

爲什麼要在10歲前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10歲前還處於尋求長輩認可的階段,只要父母嚴格要求,適當誇獎,就很容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而孩子過了這個年紀就會進入叛逆期,父母不但難以管教孩子,甚至還會引起孩子反感,影響親子關係。所以,養成好習慣最好抓住10歲前這個黃金時期,孩子也許剛開始很不願意,但是他長大後會感激你的。

10歲之前,父母狠心"逼"孩子養成這三個好習慣

1.學會自主閱讀

古人有云:書猶藥也,善讀可醫愚。孩子通過讀書,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變得博學多才、充滿智慧。同時,自主去讀書也是自主學習的表現,讓孩子從年幼起有自主閱讀的習慣,會讓自己受益良多。

2.學會控制情緒

一些孩子因爲一些"小事"而輕生的新聞讓我們無比痛心,也讓我們明白,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敏感得多,他們的情緒不可忽視。去年,有一個孩子因爲和母親發生爭執而跳橋輕生,讓母親後悔莫及,這也是孩子一時衝動控制不住自己的消極情緒所致。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也是一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更有底氣面對人生中的挫折。

3.學會自律

因爲手機電腦的普及,很多孩子常常沉迷於網絡,有時會爲了玩遊戲而不寫作業甚至逃課,這是典型的不自律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如果一直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爲,以後是很難有出息的。

今日互動話題:你會"逼"孩子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