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飽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孟郊,忠孝思想,對他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他早年沒有外出宦遊求學,直到三十歲上下才離家,我相信,便是這種忠孝思想在他腦海中一直在鬥爭,最終,忠君報國之心戰勝了事母至孝之情,忠孝不能兩全的遊子,奉行了舍孝而取忠的儒家信條,但他始終念着慈母的恩情,所以他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難道不是長期以來無法報答母愛的愧疚之情。另外,《遊子吟》雖然只有六句三十字,卻感情真摯、感人至極,它通過描寫遊子臨行前,慈母縫衣的場景,歌頌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表現着子女對母親深深的愛與敬,這種發自肺腑的感情,是這首詩千百年來流傳不息的根本。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遊子吟》

許多人都讀過孟郊的這首詩,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的題目下面,原有一行小注,注曰:“迎母溧上作”。

孟郊寫這首詩時,年已半百,是他中進士之後,又過了四年,才發生的事情,當時他剛剛被任命爲溧陽尉,便把老母接了過來,頤養天年。在路上,他想起了與母親的過往生活,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許多人都不理解,年過五旬的孟郊,按說早已經看慣了人世的滄桑,現在又作爲一方長官,接母親來享福,不是好事嗎?爲什麼還要寫這樣一首詩?

恐怕,孟郊面對自己年邁的老母時,除了無盡的感激之外,還夾雜着許多憂傷和酸楚,甚至,幾分愧疚。

一、孟郊其人

孟郊十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孟庭珍便離開了人世,只留下年輕的妻子和三個兒子。

孟郊的母親,經歷了年少喪夫之痛後,面對的是現實生活的重擔。她一個人,含辛茹苦,要撫養三個孩子,這期間,要經歷多少磨難和艱辛?可就因爲她是母親,她有三個孩子需要撫養,所以無論多麼困難,她都堅持了下來。

孟郊 像

作爲長兄的孟郊,看到了太多太多,他很小便十分懂事,在母親的教育下,孟郊越大越讓人喜歡,“內外完好,色夷氣清,可畏可親”。

不知不覺間,近二十年過去了,孟郊需要幫助母親養家,但他更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在這無盡的矛盾中,他直到三十歲上下,纔開始外出宦遊,去追求自己的事業。可是,科考上的屢戰屢敗,直到貞元十二年,46歲的孟郊,才嚐到了進士及第的滋味,所以我們不能嘲笑他“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心情。

但是,一次次的科考失敗,常年在外的宦遊,帶給孟郊的,不僅是沉重的打擊,還有那嚐盡了的人間冷暖和世態炎涼。

常年在外,有時候,喫,要乞求於人;住,要寄人籬下;但是穿,卻始終是老母親親手爲其縫製的衣服。

我們只知道“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感人至深,卻不知道這裏面隱藏着一種民間的風俗和願景,那便是:家人出遠門時,母親或妻子爲遠遊人做衣服,必須要針腳細密,不然,遠遊人的歸期就會被各種事情所耽誤。

針腳綿密,大小合身,密密縫製的衣服,帶給孟郊無數次的溫暖,成爲了他記憶深處最深的烙印,他總是提起母親爲他縫製的衣服,“影孤別離月,衣破道路風”、“秋風遊子衣,落日行遠道”、“商山風雪壯,遊子衣裳單”……全是衣服,因爲這“密密縫”的衣服種,寄託的是孟郊全部的溫暖和辛酸。

二、《遊子吟》其詩

《遊子吟》這首詩,從構詩的角度來看,似乎太“普通”了一點。結構上,只選取了一個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場景,即母親爲即將出行的兒子縫衣,結尾用比興之法,以寸草春暉比之遊子慈母;語言上,更是如口語一般,自然樸素,明白的讓人讀完,都不要解釋。

但就是這樣明白如話、結構簡單的一首詩,卻能如此深入人心。明代的邢昉在《唐風定》中評價這首詩:“仁孝藹藹,萬古如新”。此言不虛。

因爲形式和語言的平淡,不代表詩作藝術的平庸,質樸簡單的語言,也有明顯的優勢,《遊子吟》中,有細微的動作,有豐富的內心世界,有感人的比興,有疊詞、比喻、借代、對比、反問等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而這些特點,卻有着“天然去雕飾”的特點,不見矯情,不見雕琢,只有真情,當真是“不着一字,盡得風流”。正如錢鍾書先生所評價的“深語若平,巧語帶樸,新語入古,幽語含淡”。一旦我們進入到了詩意的美好中,就會發現,越平易自然,越能貼近人心,這是一種平易帶來的近人。

另外,《遊子吟》雖然只有六句三十字,卻感情真摯、感人至極,它通過描寫遊子臨行前,慈母縫衣的場景,歌頌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表現着子女對母親深深的愛與敬,這種發自肺腑的感情,是這首詩千百年來流傳不息的根本。

因爲對詩歌而言,感情,纔是最高的藝術!

在高舉文化自信的今天,重讀此詩,感受到的,除了感人的真情之外,便是滿滿的傳統文化元素,是深深的感召,感召我們學會感激,學會理解忠孝,更要學會知恩圖報。

三、《遊子吟》其意

自古以來,描寫母愛的詩有很多,唐代的孟浩然有詩曰“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司空圖在《步虛》中說“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元代王冕在《墨萱圖》中說“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清代的黃景仁也有“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但這些詩句,都不如《遊子吟》這樣打動人心。慈母縫衣、遊子遠行,這是中國曆朝歷代,最常見的場景,正因爲常見、平凡,所以更能激起讀者普遍的共鳴。

所以,《遊子吟》的詩意中,是濃濃的母愛之情。

自古以來,中國也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思想中,要求大丈夫要忠君愛國、孝敬父母,要捨生取義、克己復禮。但儒家思想很矛盾,有“百善孝爲先”的吶喊,更有忠孝不能兩全時,舍孝而取忠的操守。

飽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孟郊,忠孝思想,對他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他早年沒有外出宦遊求學,直到三十歲上下才離家,我相信,便是這種忠孝思想在他腦海中一直在鬥爭,最終,忠君報國之心戰勝了事母至孝之情,忠孝不能兩全的遊子,奉行了舍孝而取忠的儒家信條,但他始終念着慈母的恩情,所以他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難道不是長期以來無法報答母愛的愧疚之情?

所以,《遊子吟》的詩意中,是忠孝不能兩全時,舍孝而取忠的無奈和矛盾。

自國以來,中國一直也有“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俗語,知恩圖報,一直是我們最傳統的美德之一,中國自古以來,知恩圖報的事例,不勝枚舉。知恩圖報,早已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修身立德的一個標準。

更何況,要報答的,是含辛茹苦,將自己撫養長大的母親!如果一個人,連疼愛自己的母親都不去報答,都不去感恩,那誰還敢親近他呢?

所以,《遊子吟》的詩意中,是知恩圖報的精神,是所有爲人子女都應該牢記的慈母的養育之恩。

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遊子吟》所表現的,何止如斯。永恆的母愛,永遠的恩情,臨行密密縫的那根針,其重何止千萬!《遊子吟》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讀一讀的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