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周冬雨的豐收年。

憑藉《少年的你》,一舉斬獲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至此,28 歲的她成爲了內地首位 90 後金馬、金像雙料影后,更是內地繼周迅、章子怡之後,第 3 位雙料影后。

就在前兩週,周冬雨官宣爲維密大中華區代言人。

在視頻裏,她自信地向大衆宣讀她對新時代性感的理解:

性感是一種積極的力量,是獨立、自信的態度,也是愛自己的姿態。

這一切的高光,和四年前如出一轍。

2016 年上半年,她參加了綜藝《我們相愛吧》,通過和余文樂組成的宇宙 cp,圈粉無數。

分別前一晚,周冬雨紅着眼眶唱着《不完美女孩》,或真或假的少女情結,戳中了無數女孩兒的心。

下半年,《七月與安生》上映,同年奪得第 53 屆“金馬獎影后”桂冠。

經此一役,再沒人叫她靜秋或是謀女郎,取而代之的,是金馬獎影后。

10 年浮沉,終成名角,周冬雨到底憑什麼?

“其實我挺小孩的,

但是該長大的時候必須長大。”

頂着“謀女郎”的名號出道,一夜成名,以爲是站上了金字塔的頂端,其實也是在懸崖邊緣。

不看好她的,有很多。

張藝謀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就是其中之一:

“鏡頭裏的周冬雨看不出什麼出色之處,既不漂亮也不伶俐,也就是個路人甲級別的小丫頭,太普通。”

甚至賭氣地對張藝謀說:

“以後你隨便從大街上拉個賣冰棍的演主角,我也不攔着了。”

剛開始那幾年外界對她外貌的攻擊,也讓她在內心糾結了很多年。

周冬雨常說:“如果我眼睛再往上一點兒就好了,如果我眼睛再大一點兒就好了。”

後浪洶湧,她毫無喘息機會。

周冬雨成爲“靜秋”一年後,就出現了新謀女郎倪妮。

相比於小成本《山楂樹之戀》,籌備 5 年,耗資 6 億元的《金陵十三釵》,纔是張藝謀當時最看重的一部電影。

甚至要代表中國大陸角逐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

除了同門,同年展露頭角的女藝人也不少。

2010 年,《一起又看流星雨》爆火,鄭爽成爲了當時國內最火的新人小花。

7 月,鄭爽完成了個人的銀幕處女作,她在陳嘉上執導的古裝魔幻片《畫壁》中飾演了仙女牡丹,演技和造型都贏得一致好評。

2011 年,楊冪主演的宮鬥穿越劇《宮鎖心玉》開播,她憑藉晴川一角,一躍成爲當紅小花旦。

2011 年 9 月 10 日,劉詩詩主演的《步步驚心》在湖南衛視開播,當年,馬爾泰-若曦和劉詩詩這兩個名字,家喻戶曉。

相比之下,周冬雨的火爆程度,遜色不少,關於她的報道,大多是爭議。

2011 年,周冬雨參加高考,只考了 286 分,高出分數線 21 分,在一片羣嘲下上了北電。

靜秋這個角色,給她打開了演藝世界的大門,但同時,也極大地限制了她的戲路。

此後,她又接了四五部青春片,形象基本都是“白白的一個女孩,每個男孩初戀的那種類型”。

演到第 13 部電影時,周冬雨已經出道 6 年,但各種影評網站上,得分最高的依然是《山楂樹之戀》。

更難的是,她的耿直,給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

之前上《極限挑戰》,她叫孫紅雷“紅雷哥”、黃渤“黃渤老師”,卻直呼王迅大名。

到了換裝環節,她開了句玩笑說“我不想換,他的衣服髒”。

周冬雨認爲很自然、很日常的表現,卻遭到了網友猛烈攻擊,微博有 21 萬條評論在罵她。

到如今,極限挑戰這一期的標題,依舊是周冬雨嫌棄王迅

此後的採訪中,黃渤和王迅都解釋事實並非如此,但網友們並不接受。

對於遭受的這一切,周冬雨從來沒有過分渲染,她說:“其實我挺小孩的,但是該長大的時候必須長大。”

“天分是守恆的,

但是你的努力可以自己決定”

很有意思的是,周冬雨很拼,卻很少說自己努力。

她屬於那種悄悄拔尖的人。

拍完《山楂樹之戀》後,周冬雨並沒有趁着《山楂樹之戀》的熱度接演劇集,“我要沉澱一下,深造,哦不,淺造吧。”

在北京電影學院,她最大的收穫是學會了如何發聲。

老師教她用丹田發聲,氣沉下來,從完全外行,到逐漸專業,她的聲音和剛出道時相比,更加“有戲”。

周冬雨時常會讓她重視的前輩給自己推薦影片,自己看完,再和導演聊感想。

“如果不提升各方面的素質,很快就會撐不起來,辜負導演、給家人丟人,最重要的是,撐不起任何角色。”

拍戲時,不想其他,效果第一位。

《少年的你》裏,需要剃寸頭,她二話沒說就剃了。

要知道,多少鋪天蓋地發通稿自己要突破,要轉型的藝人,演軍人,卻連頭髮絲兒都不準碰。

接受採訪時,從來不誇大自己的犧牲,反而說,沒啥,我小時候一直都是“禿子”。

有一場戲,是在重慶的旋轉樓道跑到垃圾桶,其實鏡頭只會保留躲進垃圾桶那段,但她堅持每次都從上跑到垃圾桶。

她說,這樣真實。

張藝謀評價她的表演,“是老天爺賞飯喫的演員,靠的就是一個感覺,她的戲不是演出來,就是自然而然來的。”

但她卻認爲,天分是守恆的,但是你的努力可以自己決定。

嘗試各種各樣不同的角色,大概是每一個演員的夢想。

“所以我什麼都想試一試,我不害怕什麼。”

從《山楂樹之戀》的青澀少女靜秋開始。

到甯浩執導的喜劇電影《心花路放》裏,挑戰殺馬特形象,出演髮廊妹周麗娟,她在嘗試給大家呈現不一樣的周冬雨。

《七月與安生》裏,她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風格,把叛逆、矛盾的安生演繹得淋漓盡致。

她的偶像郝蕾評價她:在這部電影裏,她完完全全明白了表演是怎麼回事了。

真正讓人驚豔的,是在《少年的你》中。

周冬雨飾演女主陳念,把被霸凌、羞辱、折磨的女高中生,眼中的恐懼與恨,透過每一個微表情,直擊人心底。

片中有一句爲她量身定做的臺詞:你見過野生動物的眼睛嗎?在它們被抓被殺之前,沒有表情。

而周冬雨的眼裏,正是這種平靜。

愛折騰,也刻在了她的骨子裏。

演電影出道,那電視劇也可以試試。

《麻雀》是她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她說:我第一次拍電視劇,一天 30 場,簡直要殺了我,根本趕不上。

這種高壓的情況下,你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裏有很多即興的、精彩的東西拿出來。所以拍完電視劇之後,再拍電影更輕鬆了。

她還說自己要去演話劇:

馬思純說她最近接了一個話劇,我好羨慕。我覺得表演是相通的,我各種東西都想嘗試一下,我是個挺喜歡新鮮事兒的人。

到 2019 年上映的電影《陽臺上》裏,主演是她,電影出品人,也是她。

除了演好戲,她整個人也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原先的她,很怕大場面,上臺會全身哆嗦,謹小慎微地回答着每一個問題。

現在,她敢直視對方的眼睛,“忘了什麼時候開始的,但要是不這麼做,對方會覺得你不尊重他。”

也逐漸學會了審時度勢,說話更加穩妥。

“我說話很隨意也很直接,經常得罪人,跟我親近的人,我會很不注意。

每個人都得活在不同的規定情境中,工作的時候你必須成熟,再苦再累也得忍下來。”

更厲害的是,她還悄悄學會了很多技能。

高考時,她英語只考了 26 分,拍完《山楂樹之戀》,接受外媒採訪,還需要竇驍在旁邊幫忙翻譯。

9 年後,在 2019 年戛納電影節上,可以自信地接受外媒的專訪,用一口流利的英語侃侃而談。

這個口語水平以及流暢程度,就算是背稿,也值得大家豎起大拇指。

“要想做成一件事,一定要堅持到自己不能再堅持了,如果還沒成功,至少自己也不後悔了。”

“內心很重要,

這就是耐看和第一眼美女的區別”

周冬雨曾經很自卑。

倪妮、周冬雨、竇驍,當年都是張偉平公司的演員,三個人同屬於一個經紀人。

對比其他兩位,加拿大回來的竇驍、被精心培訓過的倪妮,無論是形象還是背景,甚至是其他能力,都不是當時的周冬雨所能比擬的。

小人物獲得尊重與自信最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憑實力,站上雲端。

她唯一自信的時刻,只有演戲。

鏡頭打過來,她心想,這是我喜歡做的事,開始演別人,忘了自己,也忘了不自信。

從華表獎優秀新人女演員,到金雞獎、金馬獎、香港電影導演會最佳女主角、再到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一座座獎盃,踏踏實實鑄就了她昂首挺胸的底氣。

“誰都不是一開始就完美的,面對失敗接受它,再改變它,才能成爲更好的自己。”

對於自我的認知,她十分清醒。

“儘管作爲演員,我想演更多不一樣的角色,但會在自己可駕馭的範圍內嘗試。”

不適合她的角色,絕不輕易嘗試,比如大美人。曾有大型古裝連續劇找她演世紀美人,她毅然推掉了。

“因爲我感覺我根本演不了,我不是那種大家認爲的大眼睛的美人,你讓我演一個根本不適合我的角色,我也想演,但我覺得太尷尬了。”

對於外界的吹捧盛讚,更是看得透。

這一次榮獲金像獎影后,她沒有發任何微博慶祝,就連工作室,也只簡單發了一條。

而所有關於她的賬號,都默契十足地選擇了低調,幾乎都是簡單一條。

監製許月珍盛讚她說,周冬雨身上有一種“脆弱”可以感動到觀衆,看周冬雨的哭戲不自覺就跟着一起哭了。

還有人將她在《少年的你》裏的哭戲,與《甜蜜蜜》中張曼玉的表演類比。

周冬雨聽完就笑跪了,“真的有很多不足,不能以一個影片大家喜歡,就覺得自己已經怎麼樣了,我真的覺得自己沒那麼厲害。”

周冬雨刻意和這些似曾相識的追捧保持着距離。

“所有東西都會逝去,需要時刻平衡好所有的東西,這樣才能走好以後的路。”

在採訪中,她被問到,如今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兒是什麼,她的回答依然是喫好、睡好、洗好澡。

有空兒就出去溜達,想躺在地上玩會兒就躺下,她一直都在儘可能地離真實生活近一點兒。

對於未來的規劃,她只有一點,那就是要做演員周冬雨。

“希望觀衆提到周冬雨時,會說:這演員不賴。”

曾經把自己比喻爲開在野外、山裏或草原上,但生命力頑強的淺色小花的周冬雨,如今已悄然蛻變成讓人無法忽視的一抹紅。

社會很現實,但也有純粹和夢幻在裏面。只要心裏有火,眼裏有光,夢想並非遙不可及。

願繼續肩承少年之力,一路向前。

奔湧吧,後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