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體驗,每次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講了多少遍,孩子就是不聽。最後父母沒有辦法,就會對着孩子大吼大叫,希望通過自己的疾言厲色,來讓孩子長記性。

然而,心理學家李玫瑾和作家樊登卻說,孩子在犯錯的時候,父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假裝看不見!

在一次節目中,作家樊登就分享了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他曾經養過一條狗,養過狗的人應該都知道,狗有的時候就會亂尿,樊登爲了這個事情,還打了小狗很多次,最後還是沒有見效,只能把小狗送人。

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其實家長們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孩子在戒除尿不溼的那段時間,會經常尿褲子,而孩子又不能隨便送人,這和小狗尿尿是一樣的道理。

直到樊登向一位訓犬的老師問自己曾經的困惑,老師說很簡單:“你要用狗能聽得懂的語言,經常跟着狗,狗只要有一次拉在衛生間,你非常溫柔的撫摸它,聰明的一次,一般的2~3次,狗都記住了,完全不用打,打是錯誤的。”

李玫瑾教授也贊成這樣的做法,她說這在心理學上叫行爲主義,孩子犯錯了,大吼大叫這叫行爲強化,小孩子根本聽不懂大人大吼大叫的意思,但是大人的這種表現就會強化了孩子的印象,於是再出現這種情況他還會這樣亂做。因此,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做錯了,裝作沒看見,不以爲然,當他做對的時候,就使勁的誇他

之前看過《小歡喜》這部電視劇的人都知道,裏面的學霸英子和媽媽在矛盾激化的時候,英子直接要跳橋!而英子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逃離母親。這一段播出的時候,不少父母都感同身受,覺得自己的孩子和英子太像了。

父母明明是爲了孩子好,但是孩子就是不聽父母的話,和父母對着幹。其實,有些道理父母是懂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孩子還太小了。儘管父母在苦口婆心地和孩子說道理,但是孩子根本就聽不懂!

那麼,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1、 假裝看不見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那樣,假裝看不見。因爲這個時候的孩子,可能也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父母如果加以批評,不但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還讓孩子不敢在下一次的時候大膽嘗試。

因此,父母不妨大方一點,假裝看不見,等到孩子下次做對事情的時候,使勁的誇孩子。

2、 及時的引導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父母當時不要去責怪孩子,而是在下一次孩子做同樣的事情的時候,及時地加以引導,用自己的行爲去引導孩子,不要有太多的語言,教會孩子正確的做法即可,相信孩子在自己身教之下,會變得更加自信。

3、 放下身段,聆聽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都一個勁的在糾結孩子的錯誤,並且用自己的一套理念去說教孩子,顯然,這樣的做法是不管用的。

那麼,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父母首先就不應該用一副“我是家長,我是對的”的姿態去和孩子溝通了。這個時候,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放下姿態,用心去聆聽孩子的想法,瞭解了孩子的想法,或許很多。

4、 大方地表揚孩子

有些父母在孩子取得小小的成就之後,怕孩子變得驕傲,就會選擇不鼓勵孩子。父母這樣的反應,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不重視自己。

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喪失信心。其實,優秀的孩子都是被父母誇出來的,父母不用擔心孩子會在自己的誇獎中變得驕傲。相反,父母的鼓勵,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