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尤其是武术文化,他是让我们文化更加深刻,民族性更加深远!!武术中,又以炼气最为深奥!气沉丹田又是炼气的基础!

练拳过程中的气沉丹田是随着拳势的变化,让气在丹田(气海)与中脘之间,有提有下,起伏鼓荡。对于具有一定功夫的人来说,只要在走架时注意作到:

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圆而正,塌腰松胯,开吸合呼,蓄吸放呼。吸为提,气到中脘,呼为下,气到丹田,自然而然就作到了气沉丹田的要求。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时不易掌握,可分三步去做:

1、先练松静站立,即自然桩是也。

无论采取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定劲桩,太极拳的混元桩,或少林拳的马步桩,都是一样。

按要求将姿势站好,即将全身放松,要松而不懈,精神贯注,气势腾挪。采取自然腹式呼吸,不加勉强,多着意于放松。每天早晚各站半个小时,练上两个月左右,以达到能够彻底松静为佳。

2、仍按第一步所采取的桩法松静站立,采用逆腹式呼吸。

吸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两胁微向外张(不可向上提,胸部放松,勿有起伏),将气提到中脘。与吸气同时,两手向回收,但要沉肩坠肘。呼气时,小腹放松,外凸,会阴仍要微微提住,两胁向内向下合,同时两手向外推,以意引气,达于指梢,双脚则五趾抓地。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呼吸时两手向回去收和向外推的幅度也越来越小,最后变为以意领气向回收,以气催力向外推,从外形上看不出手的动作。

如此练上半年多(多练更好), 即可进行第三步。

3、将动作与呼吸紧密结合

选几个动作简单而蓄发、开合、节奏分明的拳式,如用形意拳的劈、钻、炮,八卦掌的双撞掌、马上开弓、黑熊反背,太极拳的双峰灌耳、掩手肱捶、搂膝拗步,少林拳的挂月撞掌、十方戒、双崩拳均可。

将动作与呼吸紧密结合,一定要作到开吸合呼,蓄吸放呼,闪跳为吸,发力为呼。吸为提,呼为下。练时要慢,要自然,不须练多久,就可达到气沉丹田了。

这时自己会明显地感觉到:

两腿前节有力,腿肚子很沉,双脚有入地之感,每一动作力之源都在脚跟,经踝骨沿腿而上,两膝有力。但大腿与腰胯则松快自如,自腰以上,各处都轻松而灵活,动作幅度增大而灵敏迅速,整个身子好像一根鞭子,鞭把在脚踝处,鞭杆在腰脊,两臂两手如同鞭梢。

此后,无论练什么拳套,不论走架快慢,都可保持气沉而不浮,步稳而不乱。动作发劲,整而不散,如同风吹大树,百枝摇曳,妖娆自然,妙趣横生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民族性!!

中华武术强大的生命力对国家对民族兴衰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俗话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中华武术把爱国主义当作它精神的最高层次。

在中国武术史上,许许多多武艺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而秉存大义、不畏强暴,以生命和鲜血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完整。如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诗人辛弃疾,民族英雄岳飞自小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其“精忠报国”的坚强决心和誓死与侵略者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文天祥在殊死战斗兵败被俘后;明抗倭英雄戚继光以“封侯非所愿,但愿海波平”的决心。以“杀贼保民”的旗帜招募成立了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

中华武术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珍贵文化瑰宝,深受民族精神的滋润和哺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