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調查】誰在爆炒妖股?驚現著名私募與券商“神同步”,持倉趨同度高達97%)

記者 | 張揚

近期,神馳機電(603109.SH)、神馬電力(603530.SH)、容大感光(300576.SZ)等“妖股”頻頻遭遇爆炒連續漲停,驚動監管部門向上市公司緊急發函。

界面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這些“妖股”短期井噴式爆炒行情背後,上海一家著名陽光私募基金產品—“上海明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明汯價值成長1期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爲“明汯1期”)早已現身於多家“妖股”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同時,提前完成佈局的還有“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爲“華泰證券”、“華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自有資金”(以下簡稱爲“華泰香港”)等賬戶。需要補充的是,在神馳機電、神馬電力等股價變幻過程中,華泰證券總部交易席位頻頻現身龍虎榜,成爲接力的主力資金之一。

在一季報持倉明細中,上述上海私募所現身的30只股票裏,有29只股票與華泰證券及華泰金控出現“撞車”,單隻持倉金額數百萬元至數千萬元不等,合計持倉金額超過5億元,持倉趨同度高達97%。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與當事人等方面的說法不一。“老鼠倉”?坐莊操縱?還是合法合規?

妖股背後的祕密

5月11日盤前,深交所向容大感光發出監管函,要求公司詳細分析股價漲幅明顯偏離大盤的原因,說明經營情況和內外部經營環境是否發生重大變化。

作爲市值相對偏小、質地相對一般的科技股,容大感光自3月初以來累計漲幅超過100%,近期5天4次漲停更是成爲科技股板塊的人氣龍頭。

實際上,不只是容大感光暴漲,近期神馳機電、神馬電力等冷門小市值個股也出現了特立獨行的爆炒模式。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這些基本面平淡無奇的“妖股”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即在一季報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均出現了等明汯1期、華泰證券和華泰金控等機構賬戶,甚至持股數量都非常接近。

其中,在容大感光一季報中,華泰香港、華泰證券和明汯1期分別持股26.30萬股、24.82萬股和24.41萬股,佔流通股的比例分別爲0.45%、0.42%和0.41%,分別爲位列第八、九、十大流通股東,均爲新進。

在神馳機電一季報中,華泰香港、華泰證券和明汯1期的持股數量分別爲12.66萬股、9.03萬股和7.73萬股,分別位列第五、九、十大流通股東,全部爲新進。同時還有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持有15.04萬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東,也是新進。

同樣的情形也出現在神馬電力一季報。華泰香港、明汯1期、華泰證券的持股數量分別爲22.35萬股、20.63萬股和15.34萬股,佔流通股比例分別爲0.56%、0.52%和0.38%,分別爲位列第二、三、四大流通股東,均爲新進。

除了容大感光暴漲外,神馳機電自2月4日盤中最低探出19.33元/股後近2個月時間處於橫盤窄幅震盪吸籌格局,4月13日以來突然“井噴”,短短15個交易日累計漲幅高達130%左右,呈現出完全控盤的獨立走勢。類似的情形在神馬電力重演,4月28日以來7個交易日中神馬電力有6天衝擊漲停,累計漲幅超過50%。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機構賬戶不僅僅在“妖股”暴漲前就提前進場,在資金接力拉昇過程中的龍虎榜也多次出現華泰證券總部席位。

其中,在4月13日以來的爆炒中,神馳機電共9天披露龍虎榜,華泰證券總部多次現身,甚至是買賣主力資金;在4月28日以來的爆炒中,神馬電力共6天披露龍虎榜,華泰證券總部歷次均進入前五名。

一位接近監管機構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或者進入龍虎榜前五名的,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持倉或者買賣金額相對較對而不在公開範圍之內,實際情況有待進一步調查覈實。

趨同交易97%是否違規?

界面新聞記者初步統計,截至3月31日,明汯1期共現身於30只股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合計持股市值2.57億元。

在明汯1期所持有的這30只股票中,有26只股票與華泰證券出現協同效應,有23只股票與華泰香港出現協同效應,總共有29只股票與華泰證券或華泰香港存在協同效應,持倉趨同度高達97%,其中還有18只股票爲三個賬戶完全趨同。

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厲健律師指出,證券公司自營業務的股票名稱和交易策略,是不可能提前或實時公佈出來的,那就屬於“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信息”。根據《刑法》第一百八十條第四款的規定,上述情形可能屬於利用內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信息進行證券交易的違法行爲(即俗稱的“老鼠倉”)。

對此,界面新聞記者向上海明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函,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裘慧明回覆郵件稱,“我們有海外基金通過和華泰香港的收益互換進行交易,策略複製國內策略,而且兩個賬戶都較大,所以會同時出現在流通股東中。但我們會注意5%的舉牌限制,但不存在老鼠倉問題。價值成長1期是量化策略,持股較多。”

那麼,這種說法能否解釋得通種種趨同交易的性質呢?

界面新聞專門向接近證監會稽查系統的一位資深人士求證,該人士指出,“在過往的辦案經歷中,確實存在通過收益互換業務通道進行內幕交易等非法活動,但2015年底已經停止了收益互換業務,好像目前沒有聽說這項業務重新恢復。當然,如果只是通過收益互換業務‘加槓桿’的融資行爲,那麼複製策略的交易不屬於‘老鼠倉’是說得通的,因爲本質上都是客戶權益。”

江浙地區一位長期從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李先生在覆盤明汯1期等情況後指出,上海明汯是業內名氣不小的專業從事量化投資的機構之一,很難理解他們在明汯1期這種純多頭策略的產品中清一色地選取了袖珍市值、低流動性的中小盤股票。

李先生進一步指出,結合國內外量化交易經驗看,純多頭的量化策略中,涉及到的量化因子有幾百個甚至上千個,但無論如何都是優選考慮基本面較好、抗風險能力較強、波動性相對較小、流動性充裕的大盤藍籌股甚至權重指標股。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的話,只能理解爲利用小市值和低流動性等特點進行坐莊操縱等可能性,因爲市值越小、流動性越差的股票,肯定是更容易被操縱的。

西南地區從事量化交易的鄒先生則指出,這種複製策略的持倉現象有過度擬合的嫌疑,一旦遭遇大的波動就全部“洗白”。“如果是收益互換加槓桿,就屬於固定收益放大策略,和量化投資也沒什麼關係了吧?”

此外,鄒先生認爲華泰香港的這種收益互換業務風險很大,但不清楚華泰香港與華泰證券等賬戶之間的性質和關係。如果只是和華泰香港進行收益互換,那華泰證券的趨同交易依然存在疑問。

界面新聞記者就各種疑問先後致函、致電華泰證券,公司董祕辦工作人員只在電話中回覆稱,華泰證券自營業務有專門的自營部門,與華泰香港無關,而華泰香港是華泰國際的全資子公司。至於其他細節並不知情,不便多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