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考工廠”復學記

指導老師:劉琳

有訓路星火營 出品

正值2020年的高考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高考生的學習節奏。新鮮卻又陌生的網課模式爲高三的複習增添了許多壓力,疫情初期巨大的未知性更是將這些壓力推向頂峯。即便如此,高三學子們仍舊孜孜不倦地耕耘着自己的學業。

當最美的人間四月來臨時,各地陸續吹響了復課的號角。湖北黃岡——曾經的疫情重災區,終於在5月6日迎來了高三年級返校的訊息。作爲享譽全國的“高考工廠”之一,這裏的每一個齒輪都開始加速運轉起來。

110天的“超長寒假”,推遲一個月高考的特殊舉措,疫情與學習生活擦出的火花……種種不平凡的經歷都成爲這屆高三學子難以忘懷的記憶。

這是一片佔地面積50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的高中校園,圖片中上方遠處隱約可見“黃岡中學”四個紅色字牌。1904年創立,1953年被湖北省政府確定爲首批省重點的黃岡中學,2019年一本上線率達95%,是座舉國聞名的“高考工廠”。市面上恆河沙數的教輔資料和學習軟件都打着“黃岡密卷”、“黃岡名師”的旗號。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線下教學的停擺爲這偌大的校園添了幾分清冷。

 夢哲是黃岡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對他而言,網絡教學並沒有比線下教學輕鬆多少。一天的學習安排從早上八點跨越到晚上九點半,十二個小時的學習時間,被密密麻麻地分割成好幾塊。自習、考試等線下教學有的內容,網絡學習中也一個不落。學校會將每週的學習安排和課表提前發佈出來,不再按照線下固定課表的模式。這一變化是網課的靈活性和不確定性所帶來的。

僅一個月,夢哲上網課所使用的學習資料和試卷就堆積到了兩本《現代漢語詞典》的厚度。如此程度的學習量對於他們這種處於複習衝刺階段的學生來說是家常便飯。“每天的作業量和以前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要拍照上傳提交給老師批改。考試的話也相當頻繁,而且線上監考難以實現,這一部分很依靠大家的自覺性。不過都高三下學期了,考試弄虛作假完全只是欺騙自己而已,大家都早有這樣的覺悟了,”夢哲說道。

平時上課的教室,已經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原本塞進抽屜裏的教輔資料,靜靜等待着它們主人的歸來。沒有人能料想到高三年級還會與自己的課桌一別三月。“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標語貼在黑板上方,時刻提醒着高考這一終極“戰役”迫在眉睫。然而在疫情期間,戰場已經轉移了。根據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口號,網絡在線教學被委以重任,不再是線下教學模式的補充,而是衆多高三學生必須牢牢抓住的“救命稻草”。

每所中學幾乎都會在距離高考100天時舉辦“百日誓師大會”,黃岡中學也不例外。這不僅是一場凸顯時間緊迫感的儀式,還起到非常大的鼓舞士氣、振奮精神的作用。如果疫情沒有發生,黃岡中學將在2月28日於該操場舉辦2020年高考“百日誓師大會”,這一傳統已經持續了很多年。誓師大會的缺失也許是這屆高三學生的一大遺憾。

自線上教學開展以來,黃岡中學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生活尤其是心理狀態。不僅通過師生的溝通達到積極的疏導作用,還與學生家長進行密切交流,隨時跟進各個同學的具體情況。高三年級在疫情期間開辦了一場特殊的班會,採用網絡連線的模式與班上的家長們進行聯繫交流,從學習生活關照到心理狀態,學校家庭雙管齊下爲學生“保駕護航”。

根據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公告,湖北省全省普通高中畢業班學生將於5月6日統一開學。這所停滯許久的中學,終於將要重新運轉起來。教學、防疫等各方面的準備工作都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5月5日黃岡中學核酸檢測現場。截至此時,黃岡中學的高三學生與校園分別了109天。每名同學都戴着口罩,拿着檢測單,間隔一米排隊進行檢測。分流舉措的充分實施使得現場並沒有人員大量積聚現象,久未相見的同學也保持了適當的距離進行交談。

返校當天,非陪讀家長不得送子女至學校內。同學們或是自行或是互相幫扶着搬運行李。各式各樣的“輪式”工具大顯身手。不論是一整箱的84消毒液,還是一箱號稱“補腦”的核桃乳,都是他們充分準備復學、迎接高考挑戰的縮影。

距離高考僅剩兩個月左右,學生們的複習資料和書籍已然目不暇接,因而學校不再統一備置分放。取而代之的是人手一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手冊》,裏面有非常詳細的預防、應對舉措和建議。這屆高三學生除了高考知識以外,還必須明曉如何在疫情期間保持身心健康、降低感染風險,從而以最佳的狀態迎接人生中第一次大考。

正式上課後,各班的百日倒計時牌直挺挺地立在顯眼位置。以前的高考倒計時從倒數100天開始,營造出一種緊迫肅穆的學習氛圍。而如今重新進入線下課堂之際,倒計時顯示距離高考僅剩62天。同學們一邊適應學校新的管理舉措,一邊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當中,時間上的壓力更大了。

用餐時間的食堂是人員較爲密集的區域。而作爲一段學習之餘的放鬆時間,同學們往往會在用餐時交談,這樣一來飛沫傳播的風險極大。學校採用了擋板進行隔離,減少聊天行爲及可能引發的風險。擋板上粘貼有印刷着密密麻麻的知識要點的紙張。食堂周圍新貼的防疫標語在原來老舊的關於勵志、德育的宣傳標語中間顯得格外亮眼。

開學後的第一個晚自習,高三學生便適應了久違的班級學習生活。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都戴上了口罩,以及教室的人數減少了一半。爲了擴大學生間隔、降低人員密度,學校給每個班的學生分配了兩間教室。

這棟教學樓的燈光,在黯淡了110天后,重新在夜晚亮起。高三的學生就如同一盞盞象徵着未來與希望的明燈。經過不平凡的幾個月後,黑夜重新亮起了燈,這所學校裏的一個個夢想也再次啓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