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的孩子,在閱讀的選擇上,還不能明辨是非,所以在選擇讀書時,家長要費些腦筋。兒子非常喜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對浙江隊的"大師"劉浥塵非常崇拜,好幾次都禁不住說,"我要是'大師'就好了。

現在的學生對手機的鐘愛甚於對讀書的喜愛,其實很大程度上跟家長有關係,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正確引導,併爲孩子營造好的讀書氛圍,少接觸電子產品,就不至於出現孩子對手機癡迷的現象。

我想起兒子小的時候,我在這方面是比較注重的。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家的教育故事。

兒子非常喜歡《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節目,對浙江隊的"大師"劉浥塵非常崇拜,好幾次都禁不住說,"我要是'大師'就好了。"

無疑,"大師"劉浥塵成爲了兒子心目中的偶像,正好,我可以發揮偶像的正能量。網上有很多關於劉浥塵的消息,我逐條搜出來給兒子看,兒子很受鼓舞。

我說:"兒子,你才上五年級,劉浥塵已經初二了,你若想達到他那個水平,還是很有希望的。"兒子有些不自信,他說:"可是,我語文成績不太好,怎麼可能像'大師'那樣呢?"

我指着網上的消息,說:"你看,劉浥塵之所以那麼棒,是因爲他讀的書多啊。平日裏,媽媽怕他的視力不好,總是控制他讀書時間,他卻堅持讀書。你看,這本《現代漢語詞典》,人家讀一遍,他讀三遍,而且裏面的詞彙全部手抄一遍,多大功夫啊!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師都是這樣煉成的。"兒子當即表態:"媽媽,我也要讀書,我也要像'大師'那樣!"

孩子喜歡閱讀是好事,但讀好書是更關鍵的事。現在的少兒圖書市場並不是很規範,前段時間報刊還有曝光,諸如《爆笑校園》之類的書,裏面的語言過於成人化、網絡化,其思想內容的導向也很無聊,不健康,少兒不宜。

小學的孩子,在閱讀的選擇上,還不能明辨是非,所以在選擇讀書時,家長要費些腦筋。其實,大凡能稱得上世界或國家級經典的,都是不錯的書籍。

家長在幫助孩子選擇圖書時,要從他感興趣的入手,這樣更能調動他的積極性。兒子喜歡幽默的,我想那就先從他喜歡的入手,我選擇了馬克•吐溫的經典名著《湯姆•索亞歷險記》。

兒子原來只愛看漫畫,對於大部頭的文字書有些牴觸,這本書只看了幾頁,便興奮不已。他說:"媽媽,沒想到,名著也這麼有趣,我好喜歡呢!"兒子如飢似渴,一頭紮了進去。讀完這本書,他在這本書的後序中發現,這本書還有個姊妹篇《哈克貝利•芬歷險記》,又磨着我買這本。

兒子愛上讀書,我心中暗喜。當然,我也在會在適當的時候指導兒子閱讀方法。比如:在讀書的過程中,不能一味追求故事情節,裏面的生僻字要找個本子記錄下來,並及時翻字典查看;精彩的語句要隨時摘抄,注意積累,以後寫作文的時候,就不會再絞盡腦汁、搜腸掛肚;還要思考作者的寫作思路,若是換成自己寫,故事會怎樣發展,鍛鍊想象能力;還有,每讀一部書,都要寫寫讀後感,記錄下自己的真實感受。

引導孩子讀書,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欲速則不達。所以一定要選擇適合他的年齡以及閱讀水平的書籍,而且要儘量選擇他感興趣的方面。我們不用擔心孩子的閱讀範圍狹隘,書籍本身就是一座寶庫,裏面很多知識阡陌縱橫,會產生多方面的遷移,使孩子在不同方面都有所收益。

作爲家長,我們對孩子的成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都很擔心孩子交上不好的朋友,平日裏對他的玩伴總是仔細盤查,如果孩子能交一個好朋友,我們也會開心。我想,一本好書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也是家長最信任的朋友。

一直以來,我都很注重孩子閱讀方面的培養,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引導孩子的閱讀方向,拓寬視野,深入閱讀,與書交上朋友。與好書交友,能讓孩子感受文字的魅力並獲得知識;能讓孩子有精神的愉悅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還能讓孩子感受生活的美麗,樹立正確的人生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