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歷經18個月談判,美國與塔利班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簽署和平協議。根據協議規定,美軍將在未來135天內將駐阿美軍規模從目前的約1.3萬人減至8600人。作爲條件,塔利班將不再襲擊美軍及其北約盟友,不再庇護包括“基地”組織在內的恐怖組織。如果塔利班遵守協議規定,美軍將在未來14個月內全部撤出阿富汗。
然而,“紙上談和”不久,阿富汗消息人士4日說,阿安全部隊與塔利班武裝分子3日在多地爆發衝突,造成12名安全部隊士兵和7名警察死亡,塔利班武裝分子也有傷亡。說白了,美國與塔利班依舊存在嚴重的信任缺失,特別是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之間分歧巨大,這些都註定了阿富汗和平進程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戰略互信的缺失
美國對塔利班加入和平進程的誠意究竟多大存在疑慮。塔利班對自身軍事能力很自信,認爲目前的戰場僵局是美軍和北約安全援助部隊支援阿政府軍的結果,一旦外國軍隊撤出阿富汗,戰爭天平將很快向塔利班傾斜。因此,塔利班可能會以和平協議爲幌子誘使美軍及其盟友撤離,之後再與阿政府軍秋後算賬。畢竟對於如何結束這場戰爭,塔利班的一貫態度是:“美國人有時間表,我們有時間。”
更大的疑問是,塔利班能否真正與“基地”組織斷絕聯繫?塔利班與“基地”組織都是“聖戰”的產物,兩者有着相似的意識形態。自成立以來,塔利班和“基地”組織一直相互扶持、抱團取暖,“基地”組織需要塔利班的庇護,塔利班則需要“基地”組織的資金和技術支持。2013年奧馬爾死後,塔利班曾陷入困境,“基地”組織給予了大力支持。2016年5月,“基地”組織頭領扎瓦希裏公開宣誓效忠塔利班新任頭領阿洪扎達,力挺後者的領導地位。因此,無論從意識形態、歷史淵源還是領導人關係看,都很難相信塔利班會與“基地”組織一刀兩斷。
塔利班對美國的真實意圖存在懷疑。美國在阿富汗打了19年,付出了7500多億美元和2400多條生命的巨大代價,如今反恐使命仍是未竟之業,美國恐不甘心撤軍。特朗普總統想撤軍雖是公開的祕密,但撤軍的政治風險很大,沒有哪位總統願意看到自己的政治遺產是輸掉一場戰爭。塔利班擔心美國此舉是以退爲進,爭取時間。特朗普在贏得大選後可能會相機增兵,畢竟過去三屆美國總統都曾增兵阿富汗。
對塔利班而言,和平協議存在導致內部分裂的風險。對於要不要與阿富汗政府和談,塔利班內部一直存在兩種不同的聲音。前頭領奧馬爾死後,塔利班內部的強硬派與溫和派甚至因此公開鬧過分裂。在和平協議簽署前一週,塔利班領導層下令不得針對外國軍隊和阿政府軍發動襲擊,但仍有部分強硬派違抗這一命令。據美聯社報告,“減少暴力”一週期間,塔利班發動襲擊的次數從每天75次減少到每天15次,這說明塔利班內部對於要不要和談依然存在分歧。
權力分配的困境
根據安排,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代表擬於3月10日啓動和談。與美國和塔利班的矛盾相比,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的矛盾更加根深蒂固和難以調和。其中,如何妥善分配國家權力將是和平進程的最大攔路虎。在此期間,爲增加談判籌碼,雙方很可能會採取邊打邊談的策略。
政府組織形式的分歧。組建伊斯蘭共和國還是伊斯蘭酋長國,是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在和談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爲它決定了國家領導人的產生、婦女權益等一系列問題。在慶祝和平協議的視頻中,塔利班聲稱這是“伊斯蘭酋長國”的勝利,說明塔利班的立場沒有變。阿富汗政府則堅持保留現行伊斯蘭共和國政體不變,由阿富汗人民選舉產生國家領導人。加尼總統曾公開表示,和談必須在伊斯蘭共和國的框架內進行。政府的組織形式是和談中的根本性問題,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都不會輕易妥協。
政治權力分配的矛盾。如何分配國家政治權力,是和談面臨的硬骨頭。在簽署和平協議的聲明中,塔利班以“民族解放者”自居,將該事件與當年迫使英軍和蘇軍撤軍相提並論。在軍事上,塔利班一向沒把政府軍放在眼裏,美軍撤離後很難想象塔利班會願意接受阿富汗政府的領導。退一步講,即使雙方以務實的態度協商政治權力分配,以什麼樣的標準分配權力也是個問題。如果以雙方控制的領土劃分,那麼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幾乎平起平坐;如果以控制的人口分,那麼阿富汗政府將佔較大優勢。
經濟利益分配的競爭。目前,阿富汗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55%的國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對阿富汗普通民衆來說,最急需的是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阿富汗,政府控制了大量的就業、投資機會和收入來源。提供就業機會或者資金支持是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工具。在未來談判中,經濟利益分配這個槓桿,如果運用得當,能夠促進解除武裝和幫助武裝分子融入社會工作;反之,則可能成爲阻礙和平進程的障礙。
外部勢力的干預
阿富汗地處南亞、中東、中亞交會地帶,地緣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地區強國和世界大國的角力場。如果美軍撤離阿富汗,一場新的力量博弈必將拉開帷幕,阿富汗和平進程仍充滿不確定性。
美國依然是阿富汗和平進程中最大的外部變量。美國是阿富汗政府的主要支持者,在阿富汗擁有很強的軍事存在,即使數月後將駐軍規模減至8600人,依然是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沒有美國的支持,阿富汗政府甚至都無法維持運轉,更不要說打贏塔利班。美國在阿富汗的利益訴求可概括爲兩個關鍵詞:“反恐”和“地緣政治”。美國不會允許阿富汗再次成爲伊斯蘭酋長國,不會容忍伊朗在阿富汗做強做大。爲實現上述目標,美國將繼續支持阿富汗政府,並引入印度等國家平衡其他力量。
巴基斯坦是阿富汗和平進程中作用僅次於美國的外部力量。作爲近鄰,巴基斯坦在阿富汗有着重大戰略利益訴求。從地緣上講,巴基斯坦國土狹長,需要阿富汗提供戰略縱深,抵消來自印度的戰略壓力。巴基斯坦最擔心的是印度勢力介入阿富汗,對其實施“戰略包抄”。從意識形態看,巴基斯坦是遜尼派國家,需要阿富汗充當與什葉派領袖國家伊朗間的緩衝區。從現實利益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存在邊界劃線爭議,曾與目前的阿富汗政府發生邊境交火事件。因此,一個由遜尼派特別是塔利班主導的阿富汗政府,最符合巴基斯坦的利益。
伊朗是阿富汗和平進程中不可忽視的玩家。對伊朗而言,阿富汗的未來政治走向與其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密切相關。伊朗境內安置着200萬阿富汗難民,是阿富汗毒品走私的主要受害國,伊朗需要一個穩定的阿富汗。伊朗希望分享阿富汗境內赫爾曼德河豐富的水資源,並借道阿富汗向南亞次大陸輸送油氣資源。此外,伊朗反對美國在阿富汗駐軍,特別是在美伊關係交惡之際。因此,伊朗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友好的阿富汗政府。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陳航輝 鄭慧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