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丹江口市土關埡鎮。四方山村支部書記朱超握着稿紙上臺述職,心情忐忑。

他參加的是全鎮精準扶貧月度考覈,將對11個村打分、排名。5月份月考,四方山村名列第三,6月是第二,這次能否再進一步?不久,結果公佈:四方山村拿了冠軍!一片恭喜聲中,朱超與身旁的駐村幫扶幹部錢功銀擊掌相慶。

類似的場景,已是第6次出現。作爲丹江口市第一批4個試點鄉鎮之一,土關埡鎮從2018年2月開始實施精準扶貧村級月考。6月,這項考覈機制在全市18個鄉鎮全面推行,194個村的村兩委班子、鄉鎮駐點幹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一起投入這場轟轟烈烈的扶貧競賽。

1

思路:“模擬考”參照國檢

放在半年前,朱超怎麼也想不到能拿冠軍。四方山村是土關埡鎮最偏遠、基礎最薄弱的村,全村525戶1904人,貧困戶佔了259戶966人。2017年全鎮精準扶貧年度考覈,四方山村排名墊底,當時第三方測評,找出400多條問題。

整改清單一大摞,朱超翻開一看,都是些小問題:貧困戶信息更新不及時、幹部入戶走訪覆蓋率低了幾個百分點、入戶路修建進度遲緩等,平時沒在意,“誰知道看得這麼細、這麼嚴呢?”

但是,更嚴格的考覈還在後面。

丹江口是國家級貧困縣(市),有貧困人口9.81萬人。根據十堰市統一部署,該市將於2018年底整體脫貧“摘帽”。“年底就要迎接省級、國家級檢查驗收,標準只會更嚴!”丹江口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每月脫貧攻堅綜合督查,發現各種“小問題”依然存在:有些易遷戶住進新房,老房子還沒拆,有些村子的扶貧茶園缺少管護,扶貧戶信息更新不及時……

丹江口市委組織部決定,探索開展以“述精準扶貧、述基層黨建、述信訪維穩,開展談心談話”爲主要內容的“三述一談”村支部書記精準扶貧工作月述月評活動,被村幹部稱作“月考”。“問題及早發現、儘快解決,避免越積越多。同時,對基層黨組織傳導壓力、落實責任,充分發揮村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加速推進脫貧攻堅。”該負責人道出了初衷。

2018年2月,蒿坪鎮、鹽池河鎮、浪河鎮、土關埡鎮率先試點。作爲考覈實施主體,各鎮黨委對考覈內容、評分細則擁有自主權,但考覈標準統一:嚴格參照精準扶貧“國檢”,堅決從嚴。“月考是模擬考試,模擬標準就是‘國檢’”。

4個月後,村級月考在全市推廣。月初,各鄉鎮黨委制定任務清單,明確工作進度、要求和完成時限。月底,組建專班到各村實地測評,組織村支部書記就當月工作述職。綜合兩方面得分,對各村排名並進行通報,下發整改清單。對排名第一的村,授予“流動紅旗”,每名村幹部當月績效工資增加500元。排名墊底的村,村支書、駐村工作隊隊長和鄉鎮駐點幹部上臺表態發言,鎮黨委到村開展談心談話,幫助整改提升。對半年內3次、一年內4次排名墊底的村,村支部書記免職。

2

收效:“指揮棒”凝聚合力

2018年2月。聽說鎮裏要搞“月考”時,朱超幾宿沒睡好,跟錢功銀再三合計,又請鎮黨委、政府把脈,最終決定雙管齊下:一是抓村民增收,二是抓問題整改。

四方山村成立全市第一家村級務工協會,200多名在外打工的村民參加,加強交流、分享信息。錢功銀是市經信局幹部,利用單位資源,幫助協會組織了兩次就業培訓,將6家企業請到村裏,提供120個就業崗位,26名村民應聘成功。同時,發展400畝花椒種植基地,讓貧困戶在家門口掙錢。

村民收入增加了,村幹部的工作也好做了。“把任務分解到人,實行銷號作業。”朱超說,400多個問題大部分整改到位,但也暴露出一些新問題,“拿了第一,壓力更大,不敢懈怠。”

知恥後勇,力求上進,土關埡村是另一個典型。該村是集鎮村,基礎好,卻在2月份的月考中排名墊底。鎮黨委班子到村部座談,使出激將法:“下次月考,能進前六不?”駐村工作隊長孫福江“騰”一下站起來:“咱要搞就搞第一!”從那天起,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員每天一早碰頭分工,晚上開會總結,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整改。3月、4月和5月,土關埡村月考三連冠。

有個村,駐有5支扶貧工作隊。以前,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力量分散。如今,有了月考這根“指揮棒”,工作重點明確,步調統一。“萬一排名墊底,村支書和駐村工作隊長都要上臺檢討。現在真是心往一處想,形成合力。”一名村幹部說。

浪河鎮代灣村在2月、5月和6月的月考中3次排名墊底,按照考覈規定,原村支部書記喻洪平被免職,鎮駐點幹部和駐村扶貧幹部被約談問責。“我們的考覈是動真格的。”浪河鎮黨委書記謝志勇介紹,雖經談心談話,但喻洪平不能改變作風、改進工作方法,問題整改遲遲不能到位,“現在,所有幹部都感受到空前壓力,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徹底形成。”

3

期許:“練兵場”錘鍊幹部

朱泉是名90後大學生村官,6月份開始擔任土關埡鎮金竹園村支部書記。剛上任時,小夥子有點茫然,“工作千頭萬緒,不知道從哪兒做起。”拿到考評表和任務清單以後,他鬆了一口氣,“就像考試前老師給劃了重點,照着表,一項一項工作去推進,不會走彎路,效率高。”

對於月考,小夥子也產生了一些想法,比如考覈能否更嚴格、打分差距能否拉得更開?“就拿農村環境整治來說,考評組應以暗訪、抽查爲主,不能光去看示範點。”

許多村幹部都有類似思考。有人提出,各村情況不同,基礎有強有弱,制定考覈細則時需考慮公平性;還有人提出,一個鄉鎮有多個考覈專班,尺度不一。

“有意見是好事,說明大家都在認真對待。”丹江口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考評細則,各鄉鎮可以動態調整,不斷深化、優化。浪河鎮2月份第一次月考,只設置了5個大項,到6月份,已細化爲15個小項。丁家營鎮的考評表設有加分項,包括貧困勞動力新增就業和工作創新等內容,分值5分,引導各村“跳起來摘桃子”。各鄉鎮原則上只安排一個考覈組,“一把尺子量到底”。

該負責人說:“村幹部能力普遍提升,倒逼各鄉鎮黨委把考覈制度精細化、標準化,讓月考模式更有生命力。”

這也是丹江口市委組織部的期許:月考不僅僅是一場競賽,更是錘鍊幹部作風、提升幹部能力的練兵場。“我們不提倡爲考覈而考覈。把工作做實做好,得分和排名自然就能上去。”該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村村有競賽,月月迎大考

如今,在丹江口市各鄉鎮

考評表和任務清單漸漸變成“規定動作”

各村主動加量,做一些“自選動作”

咱們爲這種作風上的轉變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