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弈宸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古时交通不发达,没有电话、没有邮箱,也没有汽车、火车等,因而传输消息,全靠快马加鞭,特别紧急的消息就有“八百里加急”,而古时土匪猖獗,他们却没有想过要打劫“八百里加急”,这是为什么?看他腰间都绑的啥。
古时候为了能够让文件更有效的传送,通常在每隔20里的地方设有驿站,文件上标有“马上飞递”的字样,就规定了要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送,如果更加紧急,就会以更快的速度传送,也就有了“千里马”,“八百里加急”指的也是特别紧急传送的文件。
在《大唐六典》中加载:驿站最盛时期有1639个,从事驿站事务的人员达到了2万多,其中驿兵有一万七千人,兼顾陆驿、水驿和水路三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可见古人对传送信息是非常看重的。
唐人李肇所撰的《唐国史补》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负责签发公文的员外郎官,他负责处理一起将囚犯从河北发配到岭南的案件文书,应当将文书传送到河北和岭南两地,然而夜间发生了突发情况,只有岭南一地收到了文书。
这件事败露后,这个员外郎遭到了免官处置,要是有人泄露了文件里的重大机密则会被处以绞刑,因而传送文件的负责人会把文件看得比命还重要,土匪也不敢打劫这些文件,不然会遭到官员的奋力围剿,本来只是想抢个劫解决温饱,没想到命都搭上了,有些不值。
而“八百里加急”的文件非同小可,更受到皇帝的重视,八百里加急的人腰间都会佩戴皇帝亲赐的令牌,这块令牌可以斩杀拦截的任何人,考虑到一些文件还关系到皇帝的生死存亡,只要有人拦,就只能够发号施力将其当场处置。
唐朝律令特别规定,要是耽误了紧急军事文书,罪加三等,要是因文书延误致使战事失败则处以绞刑,并且“八百里加急”所使用的马匹也不一样,每到一站换上一匹,人的吃喝全在马上进行,要是身体弱一点的人,全靠着一口气到达目的地,然后才敢死。
正是事情的严峻,在送文书上绝对马虎不得,不仅如此,每个驿站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危及到每个人的性命。因而土匪也就没有想过要打劫“八百里加急”。
古代“八百里加急”手无寸铁,凶悍土匪为何不劫?看他腰间绑的啥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