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一股“闯”劲让年龄差近半个世纪的三位金华中青两代艺术家相聚在一起,溯流而上,“白沙结义”。26年后,他们故人相见,故地重游,寻味当年铭刻下的印记,笑出了泪花。“是时候了!”他们无问年华,再次携手齐步迈向白沙文创新起点。

半个世纪前

他徒步白沙溪“闯”出婺剧创新路

“解放前,我就开始唱《僧尼会》,解放后,我自导自演‘青春版’《僧尼会》。1955年,剧团送文化下乡,我挑着担一路行脚,沿着白沙溪从入江口唱到了溪的源头,又从南山脚下的安地演到了山顶上的箬阳,出发时春雨绵绵,到了山顶已是大雪纷飞。老百姓用当地风俗欢迎我们……”年过九旬的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吴光煜这样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一批代表性艺术家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

《红楼梦》中的小尼姑智能儿与倜傥俊逸的秦钟,带发修行的妙玉与踏雪寻梅的宝玉,《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或是唐史中高阳公主的故事……千百年来,以爱情为引探讨俗世与空门是中国戏剧史上不休的话题。吴老“闯”出中国世故文学的潮流,颂扬青年冲破世俗禁锢追求自由爱情的人之本性,与自中世纪以来西方文艺复兴推崇的人权主张、纯真艺术隔空呼应,不谋而合。这也让《僧尼会》在现代戏曲舞台上历久弥新。

26年前

他们“白沙结义”勇“闯”音乐路

1994年,一位长发飘飘的追梦少年回到哺育他长大的白沙溪畔。那时,《江南有座金华城》刚刚问世,《南山谣》完成不久。他要把心底的恋乡曲亲自唱给“母亲河”听。那些年,浓重的港台腔蹚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浪,裹挟着流行乐通俗唱法风靡了东南沿海。循着音乐梦,少年陈越一头扎了进去。没有传统音乐教育,甚至没有专业师承,发言为诗,言之不足则歌咏之,他要以自己的音乐信仰“闯”出一片天地。

这份义无反顾的赤诚,无邪的纯真,和执着的闯劲,似一场性灵之约,将已是中国婺剧表演艺术殿堂级人物、年过六旬的吴光煜,及时任金华日报社资深美术编辑、已逾花甲的戴云辉,跨越年龄界限走到了一起。吴光煜带队走读白沙溪,搭乘拖拉机,又借来脚踏车,后又改步行,亦如艺术道路上的长途跋涉,攻坚克难,问道白沙源。在溪流源头的崖壁前,戴云辉久久地昂着头,撑着竹竿,刻下陈越的头像,题曰“昔唱金华城,今谱南山谣”。

“所行之处皆是故乡,戴老藏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是我整个艺术生涯里最重要的部分,也构成了现在完整的我。”令陈越感动的正是老先生们对后辈的爱护。在蜿蜒千年的潺潺流水前,这位探寻生命极致的抒情诗人,希望也能延续前辈的传统,在不忘乡愁的同时,将自己曾经所获得的爱护和帮助,继续传承给下一代年轻人,一同守住文化之根、重塑文化之魂。

“是时候了”

他们白沙重逢共“闯”新征程

“当时我就认定小伙子会是个人才,你看,当年我就是个预言家。”时隔26年,已是耄耋之年的戴云辉步履蹒跚,却依旧调皮如顽童。同样垂暮之年的吴光煜依然执教婺剧表演艺术,培养传承梯队,孜孜不倦,他时常教育新一代舞台艺术家,“年轻人就是要有一股闯劲,脚踏实地,细细打磨,在艺术殿堂里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艺术前辈的激励下,曾经的少年陈越,如今已成长为中国城市主题曲创作“圣手”,先后为家乡创作《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水墨金华》等曲目。

此行归来,陈越向婺城捐赠“爱企日”吉祥物“实把力”和“金护秋”,并有意以《僧尼会》为故事蓝本,进行系列文创经济的探索。陈越还积极参与“白沙八景”的选点及解读,为婺城区发展白沙文化旅游建言献策。在5月9日的婺城区首届白沙文化研究座谈会上,陈越热情呼吁婺城人共同推动白沙文化发展。

陈越表示,在婺城人眼中,白沙溪是一条有情有义的河流,她承载了婺城人多少难忘的记忆和难舍的牵挂;白沙溪绵延近2000年治水文化,并由此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现代文化工作者应当站在时代前沿,如结合“诗路浙江”赋予白沙溪以崭新的时代发展意义。

不源大江,不临大海,白沙溪作为典型的浙中盆地源头水系,积小流而汇沧海,流淌千年奔腾不息,在并不优越的自然条件下哺育了千千万万自强不息的文化生命,成为一条影响深远的历史文脉。伴随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工作的持续推进,白沙文化研究的循序跟进,越来越多的文化明珠浮出岁月长河,越来越多的婺城儿女疾步归来,反哺家乡,为白沙文化及白沙文创注入鲜活的发展动力。

融媒体记者:张苑 梁亚伟 摄影 田双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