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孩子是一項長期的課程,孩子犯錯時要採取合理的方式,祥林嫂般的抱怨式批評、喋喋不休的侮辱式批評和無由頭的發泄式批評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對孩子錯誤的批評方式有時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三種批評方式父母要盡力避免:。

(專注優質文章,文章版權歸本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孩子的成長往往需要父母的格外呵護,他們有時便如同新生的嫩芽,需要父母們投入細緻入微的關懷才能茁壯成長。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很多家長往往忽視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任由着自己的性格和習慣來教育孩子。

週週今天剛下班回到家,正趕上朋友麥子來敲門訴苦。麥子一臉愁容,眼中明顯有哭過的痕跡。原來麥子的孩子今天在學校裏又和同學打架了,麥子說:“不論我怎麼說,孩子就是不聽。我一個人帶孩子已經這麼辛苦了,每天上班後疲憊地回到家給孩子做飯,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已經足夠辛苦了。沒想到,孩子竟然如此不爭氣,怎麼教訓都不管用。”

這樣的場景週週並不陌生,每隔一段時間麥子便會如同祥林嫂一般來找她哭訴,有時麥子也直接對着孩子抱怨自己的不易,和對孩子的失望。但長此以往,孩子的情況並沒有改觀,孩子反而因爲麥子的抱怨和指責而更加叛逆。

父母對孩子錯誤的批評方式有時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這三種批評方式父母要盡力避免:

祥林嫂般的抱怨式批評

有些父母在孩子犯錯時,容易一遍又一遍地數落孩子的錯誤,將孩子的錯誤與自己的生活相聯繫。如上文故事中的麥子,孩子犯錯本事正常的事情,但麥子會將孩子的錯誤與自己的艱辛相連接,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接收自己的抱怨信息。有時候,父母對孩子過多的抱怨會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容易壓抑了孩子的性格發展。

喋喋不休地侮辱式批評

在很多家庭中,批評有時候等同於毫無節制地對孩子的侮辱。孩子考試考砸了,孩子踢球砸壞了玻璃,孩子和同學打架了等等這些錯誤都會成爲父母指責和謾罵孩子的理由。批評和教育永遠是有必要的,但是喋喋不休的侮辱式批評卻不可取。

無由頭的發泄式批評

雖然很多父母都有孩子,甚至做了很長時間的父母,但他們並沒有獲得做父母的能力。有些家長喜歡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孩子。明明和孩子們沒有關係,但他對他們大發脾氣。比如,有些父親在孩子的職業發展不順利或出現問題時,會藉機向孩子發泄批評。這些高強度的發泄批評是暴力的,對他們的孩子有害。孩子們會有心理陰影和對未來生活的恐懼。

教育孩子是一項長期的課程,孩子犯錯時要採取合理的方式,祥林嫂般的抱怨式批評、喋喋不休的侮辱式批評和無由頭的發泄式批評都是不可取的。

以上三種批評孩子的方式很容易摧毀孩子的自信,你意識到了嗎?歡迎你來分享合理批評孩子的經驗。

,兩個孩子的爸爸,在家全職帶寶寶的寶爸,對嬰幼兒護理,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嬰兒早教,孕媽保健等領域有獨特見解,參加過專業的育兒培訓,爲您提供專業豐富的育兒知識,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都會在這裏給您最好的解答,提供專業的意見!

,,專注於解決寶寶成長中的各類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