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譚紅報道: 2020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11日,記者從江西省2020年防災減災日活動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的5.12防災減災日活動將以線上爲主,線下爲輔,組織開展“六個一”系列活動,動員全社會參與防災減災救災,推動江西省防災減災救災事業創新發展。

宣傳週期間開展“六個一”系列活動

江西省減災委副主任,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龍卿吉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根據國家減災委的統一部署,鑑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今年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以線上爲主,線下爲輔,原則上不舉辦大規模聚集活動。

在5月9日至15日防災減災宣傳週期間,在全省組織開展以“六個一”爲主要內容的系列宣傳活動,主要分爲:組織一次網絡知識競賽活動、打造一批綜合減災示範單位精品、開設一個防災減災宣傳專欄、開展一次防災減災宣教“五進”活動、開展一系列應急演練、組織一系列宣傳報道。

部分河流(河段)有發生超標準洪水的可能

江西曆來是全國自然災害較爲嚴重的省份之一,素有“五年一大災、三年一中災、年年都有災”的說法。

2019年是江西省災害較爲嚴重年份,總結起來,呈現出災害種類多、覆蓋範圍廣、災害損失重三大特點。2019年全省共先後發生雨雪冰凍、風雹、雷電、洪澇、乾旱、森林火災等25次自然災害過程,基本涵蓋了江西省的所有自然災害種類。國家減災委將江西省6月、7月上中旬暴雨洪澇災害和7月中旬持續的夏秋冬連旱,分別列入“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事件”。

受災地區覆蓋了11個設區市、100個縣,各類自然災害共導致1578.9萬人受災,需緊急生活救助42.9萬人,倒塌房屋1.62萬間,直接經濟損失336.5億元,是近十年來災情僅次於2010年最爲嚴重的年份。

當前江西省已進入了汛期,“據有關部門預測,今年我省全年降雨偏多,主汛期(4~6月)降雨前少後多,有集中降雨期,短時強降雨、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較常年同期偏多;五河部分支流及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大洪水,贛北部分河流可能發生區域性中洪水,贛江上中游、撫河上游、信江、饒河、修河及鄱陽湖區發生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可能性大;部分河流(河段)有發生超標準洪水的可能。”江西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李世勤說。

創建176個全國和省級綜合減災示範縣

2019年以來,全省全面組建省市縣三級應急管理機構,初步建立防災、減災、救災、指揮、救援、保障等職能體系,指導萍鄉等地試點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有序開展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創建176個全國和省級綜合減災示範縣、鄉鎮、社區,大餘縣列入首批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試點。

在面對歷史罕見集中性暴雨洪水和長時間持續乾旱,啓動省級防汛抗旱和救災應急響應12次,省防指有關成員單位組成8個應急工作組,聯合集中辦公,派出140餘個工作組、督導組、專家組,組織近520萬人次及大批裝備物資投入抗洪搶險和抗旱減災。宜春“7.21”山洪遇險“驢友”救援入選全國應急救援十大典型案例。

災害救助有力有序,爭取應急管理部對江西省啓動救災應急響應3次,創歷史新高爭取中央各類救災資金13.058億元,向災區調撥衣被、摺疊牀、帳篷等救災物資7萬餘件(套),有力保障了受災羣衆基本生活。疫情防控關鍵期,又及時下撥一批救災物資,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加快推動防災減災救災事業創新發展

通過各地各部門一年來的共同努力,應該說最大程度減輕了災害損失和影響。防汛抗旱取得實效,各地按緊急轉移安置82.8萬羣衆,有效處置險情193處,解決79萬人飲水困難。森林火災大幅下降,森林火災起數、過火面積、受害森林面積,與近五年均值相比分別下降18%、29%、26%。受災羣衆救助及時,650萬受災羣衆得到生活救助,1122戶因災倒損房羣衆春節前全部搬入新居。

2019年,全省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同比分別下降23.22%、18.36%,尤其是實現了江西省新世紀以來第三次杜絕重特大事故。

2020年,江西省應急管理廳將加快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加快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加快提升災害救助能力、加快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快提升基層應急能力。按照“六有”要求,加強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鞏固優化災情報送體系,推進五級羣防羣控體系建設,打通“最後一公里”,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