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院護理部主任王靜介紹,10天建造的雷神山醫院,由於時間緊迫,C3病區應急燈和照明燈接錯位了,爲了保證患者的睡眠質量,護士們臨時將黑色口罩製作成黑色眼罩並在上面繡了大眼睛,解決患者當晚睡眠問題。雖然這個方案已經解決了患者的喝水問題,但她們想得更爲周到細緻,因擔心水溫太高會燙着患者,於是便在吸管上做了文章,把吸管設計成一款可以變色的特製管:未使用狀態下,吸管呈現透明。

  圖說:護理創意展品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護士與患者直接接觸的時間最長,也更懂得患者的“心”。在護理過程中的許多棘手問題,也許通過幾個輕鬆的小發明就能迎刃而解。今天下午在上海市楊浦區中心醫院舉辦的護士節慶祝活動中,就展出了一批護理部創新發明的展品,這個十分吸睛的“楊中心護理百項創意三生三世展”,充分體現護理人的智慧。由於疫情尚未結束的緣故,本次護士節的舉辦採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醫院護理部主任王靜介紹,醫院從2013年至今產生的103個護理創意中挑選了其中的64個創意展示了他們的前世今生和未來,共109件展品,分4個展區展出。其中,第三展區共展出16件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破土而出的小創意,這些展品看似簡單,但卻是醫院援鄂護理隊在戰地就地取材手工製作而成。

  2月19日晚,楊浦區中心醫院30名護理人員奔赴武漢,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共同接管了雷神山醫院C3病區,在奮戰的42天裏,研發並創新了16件護理用具。該院護理部主任王靜介紹,10天建造的雷神山醫院,由於時間緊迫,C3病區應急燈和照明燈接錯位了,爲了保證患者的睡眠質量,護士們臨時將黑色口罩製作成黑色眼罩並在上面繡了大眼睛,解決患者當晚睡眠問題。

  穿上防護服,沒有口袋,一些隨身物品沒地方放,護士們利用隔離衣的外包裝全手工製作工具包,從此以後,筆、紙、對講機、手電筒等工具可以隨身攜帶了。

  初到雷神山時,很多老年患者不會講普通話,厚重的防護服又增加了醫患之間的溝通難度,護士們往往要用“吼”的方式與患者溝通而且效果也不佳。他們及時聯繫了上海的小夥伴,通過連夜趕製,製作成了護患溝通冊送到武漢。通過護患溝通冊解決了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交流問題,它也成爲了醫患之間的“溝通橋樑”。

  王靜還介紹了一款神奇手套,爲了給新冠病人增加肺功能鍛鍊,教會病人做腹式呼吸和吹氣實驗,書本上建議蠟燭吹氣法最有利於肺功能鍛鍊,可是在隔離病房中會有很多安全隱患,聰明的護士就自制了神奇手套,配合一根吸管,讓病人盡最大努力用力吹氣來增加肺活量。

  在武漢的隔離病房內,有一位因急性腸梗阻而做的臨時造口患者,對於造口這個新生物,患者產生了恐懼及排斥的心理。醫護人員除了教會患者更換造口袋外,還通過漫畫的形式告知患者今後的生活及護理小知識,以輕鬆的方式減輕患者的恐懼心理並慢慢地接受了這個新生物。同時,護士們還帶去了上海的創新設計,就地取材用帶尿顯的尿布做成了吸尿作用的蘑菇,在清清爽爽中完成操作。

  監護室的患者病情比較重,需長時間使用呼吸機。患者精神好很多後,主動想喝水,但是每次取下呼吸機面罩,還沒喝水就覺得喘。楊浦區中心醫院SICU趙越護士長和護理部主任王靜討論時一拍即合,立馬便有了靈感,爲何不設計一款讓患者能順暢喝水的面罩呢?

  兩人着手幹了起來,很快她們的設計方案便擬定了。她們在面罩上設計了一個可伸入吸管且不漏氣的孔,當患者不需要喝水時,這個孔便用活塞堵上,當患者需要喝水時,打開活塞,塞入吸管即可。雖然這個方案已經解決了患者的喝水問題,但她們想得更爲周到細緻,因擔心水溫太高會燙着患者,於是便在吸管上做了文章,把吸管設計成一款可以變色的特製管:未使用狀態下,吸管呈現透明;水溫正常時,吸管呈現黃色;水溫偏高時,吸管呈現橘色;水溫過高時,吸管呈現紅色,提醒護理人員注意。

  護士們在救死扶傷的同時“腦洞大開”,發明各種物品以解決臨牀問題。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楊浦區中心醫院院長於德華說,護士們的“智慧”發明大都是源於臨牀,她們留心觀察臨牀的需求,巧手製作許多“小發明”,在病房裏發揮了大作用,也讓病人感受到了優質的護理服務。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