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康之子杼(zhù)開始大力發展常規軍隊,批量打造武器,建立了維護統治的強大的軍事力量,此後夏朝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穩定統治,融合了黃河與長江之間東部沿海的各個部族。部族的強大使得周圍再也沒有能夠與之抗衡的力量,帝位的傳承也就從原始社會的推舉制,變成了由大禹家族的世襲制。

大家好,我們的社會趣聞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當大禹因爲治水大功,跟隨者甚衆,其部落也變得足夠強大,強大到周邊沒有其它部族能夠與之抗衡,世襲制便開始孕育產生了。
大禹之前,各個部落間發展相對均衡,某個部落發展較好,就會被推舉爲共主。到了大禹時期,憑藉其天賦異稟,經過十幾年的奮鬥,沿途結交了衆多部族,齊心協力,用疏導的方法將黃河水道大體固定下來,使得圍繞黃河流域發展的所有部族能夠免除黃河氾濫之苦,解決了困擾上古時期華夏大地最大的問題——水患。
這一巨大功績爲大禹帶來了前人從未有過的威望,跟隨大禹治水的民衆逐漸歸附到大禹部族之中,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部族。順理成章地從舜那裏奪走了帝位,建立了夏朝。
部族的強大使得周圍再也沒有能夠與之抗衡的力量,帝位的傳承也就從原始社會的推舉制,變成了由大禹家族的世襲制。儘管有史書記載大禹也曾禪位給伯益,但是被啓打敗搶了回來,但是並不十分可信,更像是爲了張大大禹的德行而故意爲之。啓繼承了帝位,世襲制初次形成,就有一些部族因爲不滿帝位的世襲起兵討伐,但是輕易地被啓擊敗。
此時的夏朝並沒用強大到能夠通過武力征服周邊所有部落,依舊維持了部落分治的格局,作爲天下共主,具有號令擁戴他的部族的權力。但是中原部族不夠強大,夏啓死後,其子太康荒淫無道,毫無威望,東夷族的后羿便乘此機會奪去了夏的政權。后羿善射好遊獵,同樣不理政事,很快又被暗殺。到了太康的曾孫少康時期,重新被推舉出來恢復了夏朝政權,消滅了東夷族。基本統治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區。
少康之子杼(zhù)開始大力發展常規軍隊,批量打造武器,建立了維護統治的強大的軍事力量,此後夏朝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穩定統治,融合了黃河與長江之間東部沿海的各個部族。
統治穩定後,依靠強大的軍隊支撐,階級分化開始顯現,奴隸制開始形成,貴族和奴隸之間的地位開始快速分化。數代後孔甲和桀兩代過於殘暴,引起了部族內部和其他部族的強烈不滿,湯振臂一呼,討伐夏桀。失去外部支持和內部人心的夏桀,在鳴條之戰中一觸即潰,逃跑途中被殺死。統治過於殘酷的夏朝就此覆亡。
夏朝已經開始建立國家機構、宗族制度、分封制度和刑法制度。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後”,集所有權利與一身,農耕、軍隊和治安成爲當時最重要的國政,開始出現分管的官吏;世襲制必須有明確的血統傳承,所以宗法制度的雛形開始形成,父子、兄弟的傳承並存,並不嚴格;夏朝開始分封諸侯,承認夏朝的共主地位,但是諸侯擁有完整的治權和軍權;刑法制度開始成型,稱爲《禹刑》,有史料載夏刑三千,然而史料不夠豐富,數量不足爲信,多爲死刑和肉刑,監獄也開始出現,此時的刑法只針對奴隸。
吸取了夏朝滅亡的教訓,商湯立國之初,一改夏朝末期的殘暴統治,收買人心,開始穩定發展。然而好景不長,湯死去七年後,太甲即位,昏庸無道,被伊尹囚禁,獨理朝政,三年後太甲悔過自新,伊尹歸政與太甲,一時大治。
太甲、伊尹死後,商朝開始沒落,臣服的諸侯開始出現不朝貢的情況,此後愈演愈烈,商朝內部的權力爭奪進入白熱化階段,臣服的諸侯就完全不來朝貢了。此後武丁一朝勵精圖治,一度恢復了興盛氣象。此後繼續衰落,到了商紂王時期達到極致,被周武王所滅。
商朝和夏朝的情況大體類似,國家機構中對於執掌祭祀的官職大大增加,也反映出宗法制度在統治方式上的加強。夏商兩代的人治還沒有形成有效且系統的思想體系,國家機構、宗族制度、分封制度的設立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刑法制度更是根據需要隨時增加,毫無節制。他們共同爲周朝的禮制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使得西周形成了第一個人治思想體系。
請看下篇——我們的歷史系列人治篇:周禮爲核心的西周人治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