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爲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爲“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爲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我們中國運的)。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爲“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大陸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漢武帝時張騫首次開拓絲路和東漢時的班超經營西域並再次打通延伸了絲路,以及羅馬人征服敘利亞的塞琉西帝國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後,羅馬人通過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阿克蘇姆帝國取得中國的絲綢。西漢時期由張騫首次打通的的絲路,被稱爲“鑿空之旅”,西漢末年,在匈奴的襲擾下,絲綢之路中斷。

公元73年,東漢時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絕58年西域,並將這條路線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歐洲。羅馬帝國也首次順着絲路來到當時東漢洛陽。這不但是歐洲和中國的首次交往,也是21世紀初完整的絲綢之路路線。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東渡,西天取經的玄奘,他們的一些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

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往來迅速增加。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製品,源源不斷地運向中亞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爲賽里斯國,稱中國人爲賽里斯人。所謂“賽里斯”即“絲綢”之意。

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將行走的這條東西大道譽爲“絲綢之路”。德國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撰寫成專著《絲路》。從此,絲綢之路這一稱謂得到世界的承認。絲綢之路,概括地講,是自古以來,從東亞開始,經中亞,西亞進而聯結歐洲及北非的這條東西方交通線路的總稱。絲綢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義。這是亞歐大陸的交通動脈,是中國、印度、希臘三種主要文化的交匯的橋樑。

南方的北宋及南宋和北方的契丹和女真相對而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絲綢中心地位日益凸顯,延至元代成爲最重要的絲綢產區。爲增加政府收入,宋元統治者實施了“農商並重”和開放的海洋政策,促使絲綢流通——特別是海外絲綢貿易——更普遍、頻繁,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路成爲對外貿易的主要途徑。當時的蠶桑絲織技術沿着隋唐時期形成的新體系方向逐步完善,特別是在多種文化激烈碰撞並逐漸交融的元代,蒙古族文化、伊斯蘭文化和漢族傳統文化都對絲綢的生產和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絲綢之路之路上,從唐朝長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羅馬爲終點。這條路是歐亞文明的交匯之路,也是東西方貿易往來之路,因絲綢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而得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