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路上,讓我們一起努力!

讓更多孩子受益,是我的最大動力!

二年級數學下冊,在期中考試結束後,學到了第6單元。

這一單元,是全冊中最難的部分。爲何這樣說?因爲二年級同學,剛剛背會了乘法口訣,學會了簡單的平均分和除法,現在又要接觸有餘數的除法,學習的難度,可想而知。簡單的除法容易學,但是許多二年級同學,對於餘數這個概念,卻特別“牴觸”,一開始理解起來,需要一個過程。

以一份第6單元的測試卷爲例,來說一說這個單元如何學好吧!

有餘數的除法,在學習中,有三個重難點要突破。

第一個重難點,就是概念的理解。

什麼是餘數呢?

二年級小同學一定要明白,除法當中,除不盡時,剩下的那個數,就是餘數,如果簡化一下來理解,一些物品,平均分給大家,最後,剩下幾個不夠分了,這也是餘數。

而且呢,餘數還有一個特質——要比除數小。只有符合這個特點的數,纔是餘數,如果大於除數,那說明沒分完。

如何讓孩子最直觀地感受呢?

來看上圖第一大題第1小題的第一個,在列除法算式時,孩子們先要觀察,總數是12個,按照5個一分、5個一分的規律,進行平均分,當孩子們學會圈一圈後,就會發現,最終,剩下2個,沒辦法再分了,那麼,一共圈了兩次,商就是2,餘數也是2。

第二個重難點,是理解被除數、除數、商、餘數四者的關係。

這個關係的理解,也關係到這一單元能不能掌握紮實。

我們以第一大題的第3小題爲例,進行說明。

第3小題的題目是:( )÷7=5……( ),問題是,餘數最大能填幾?此時,被除數是多少?

這道題目,就相當於是一個逆運算,通過已知的除數和商,來得出餘數和被除數,如何來做呢?這就要進行倒推法,想一想餘數應該是幾?因爲餘數不能大於除數,根據除數等於7,所以在這裏,餘數可以是6、5、4、3、2、1,其中最大的,就是6,確定了餘數以後,這樣來想,被除數被平均分成了7份,每份是5個,還剩餘了6個。也就是說,7個5再加上剩下的6個,就等於被除數。通過運算,得出答案是41。

由此,我們也確立了一個公式,那就是:

被除數=除數x商+餘數。

第三個重難點,是學會利用有餘數的除法,來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需要活學活用。

我們來看最後的壓軸題,上圖第3題,就比較難。

第1小題,需要算出至少需要幾輛麪包車?

那麼,同學們就得根據總人數36,和麪包車的限乘人數8,來進行運算。36除以8,顯然除不盡,商爲4,餘數爲4,問題是:至少需要幾輛車,也就是說,得把所有人都拉走。因此,4輛車顯然不夠,因爲還剩餘了4人,這4人,也需要一輛車。最終確定答案爲4+1=5輛。

這道數學題的難點,就在此,需要再多出一輛車,拉走剩餘的人,即餘數。

像這類“至少”應用題,在二年級中很常見,需要同學們搞清算理,才能答對哦!

相信在掌握了三個重難點知識點以後,二年級同學,就能紮實地學好第6單元了。

同學,你來做一做這份試卷吧,看看能得多少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