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童年

文/卢建修

童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家门前的大桃树。

一九五八年,我刚四五岁。记得我家坐落在村外,独门独户,院落很大。除宽敞的后院和庭院外,大门距离村外大路还有上百米距离,而正是这百多米长、三四十米宽的一大片空地,成为我们家绿树掩映的世外桃园。在满园的枣树、梨树、柿树和葡萄树中,最让我难以忘记的就是那棵大桃树。

说它大,树干足有一抱盈余,树荫伞盖二三十平米。说他好,因为品种好、味忒甜,一颗大桃六七两。每年摘下的桃子足有四五蒲篮几百斤,全家吃不完,经常送给邻居路人尝鲜解渴,邻坊大圆,盛名远播。

桃树西侧有口水井,水质清亮,甘之如饴。无论春夏秋冬,我都不爱喝开水,习惯转动辘轳绞上桶水,直接饮用,酣畅淋漓,从无不适。

桃熟季节,每天清晨,伴随着黄鹂鸟鸣,总会看见父亲挑着水桶浇园剪枝,母亲在大桃树下洗衣淘菜,烧水做饭。吃完早饭,父亲在上班前总要给我布置当天的三个任务:在青石板上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用粉笔写 十 遍;打扫大桃树下的卫生;呆在家里不许乱跑,小心野狼和猞猁。

说起野狼和猞猁,我真的害怕。那年代人少地大,到处有坡沟荒地野树林,各种野兽经常出没。每当桃熟季节,常有熟透的桃子纷纷落地,引来许多小动物索食,而野狼就充着这些小动物前来猎杀,我曾多次见过这种血腥场面。对父亲每天重复的唠叨,我总是不耐烦,只盼着父母快点上班离开,然后那就是我的天下。我不得不承认,那时候,我根本对学习没兴趣,才不管什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究竟是什么意思。我最大的乐趣就是玩疯,疯玩。唯一让我感兴趣的是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父亲总是让我保护桃树,防止动物、鸟儿啄食。为此,父亲花一毛五分钱为我买了一把弹弓,这可把我乐坏了,每天练功,乐此不疲,竟然练就百发百中的神技。每当大人上班,我也随后全副武装上班。我用石子做子弹,装满一兜,坐在树杈上,一边乘凉一边伸手摘下已经熟透了的大软桃,轻轻一吸,满嘴甜蜜,微风习习,好不惬意。遇见鸟儿和貂鼠,我拉开弹弓,砰地一声鸟儿貂鼠应声落地,很少失手。看到战利品,父母经常夸奖,并给予奖励。这项工作也为童年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当时父亲在榨油厂上班,母亲在生产队上工,大人一走,那便是我小鬼当家。每天相约的几个玩伴,听到上工的铃声响过,准时就会来到大桃树下。我们分队怼鸡、结对摔跤、老虎进洞、抽猴玩三角,演戏过家家不亦乐乎 。渴了,绞一桶井水痛饮;饿了,上树摘桃狂吃。我和小伙伴觉得 ,这,才是世界上最美好 、最惬意的“小人国”童话世界。

这棵桃树说来有点怪,满树桃子却没有人偷摘。一是那个年代民风朴实,几乎家家夜不闭户,人们宁肯当面开口要桃子吃,也无人做贼丢脸偷人。再则这棵桃树长得很绝,要上树太粗无法下手,丫字型的树杈只能将膝盖塞进才能够着上面的枝杈开始攀爬。可就是这膝盖一塞,就休想再拔出来,只有三个人合力才能救人下来。我就先后看见四五个人被卡在里面,还都是父亲解救他们脱险。而我,小时候上树有绝窍,选择树的东侧,光脚丫抱着半棵树,像毛毛虫一样一屈一伸攀爬前进,到第二个树杈才能转身用脚踩在树干上停下。否则,必将卡于树杈难以自拔。我很骄傲,连父母亲想吃桃子,每次也要用柔和的口气向我开口摘桃吃。更别说每当乡亲、路人来了,也是差我上树摘桃款待客人。

父母亲都是善良大度的人,一个桃季,当桃子集中成熟时,自己家里人根本吃不完,那时人们还没有做生意的意识和条件,便主动挨家挨户给人送桃。遇到路人树下乘凉歇脚,父母也会让我摘桃为客人尝鲜解渴。

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考试语文算数得了两个满分5分。父母非常高兴,特意给我包了一份“特殊礼物”送给老师。老师打开一看, “礼物”是一篮熟透了的桃子,特红,特大,特甜。老师兴奋至极,捧起我的脸颊语重心长的说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不要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要好好学习,励志成才”。虽然我还没完全明白老师的叮嘱,但我从老师殷切期望中,隐约知道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和大意。

一九六二年发大水,老家不得已搬进了村子街道里,父亲将大桃树的一颗小苗移植到新屋的后院,直至我当兵离家二十多年,每当我回家探亲,父亲都会用大桃树的新果让我尝鲜。直到一九八二年五月,我刚刚从宁夏调回陕西省军区当月,父亲不幸病逝。父亲病逝的第二年,那棵伴随他一生、心心念念的桃树也枯萎病死了。我用那棵桃树的桃核,做了一个口笛,一个人回到老屋故地大桃树处,含泪演奏了一段《思念》乐曲,最后将口笛和父亲的心爱之物一起埋在父亲的坟里。

令人欣慰的是,当年家乡已经种植了万亩桃园,父亲的坟莹就在那郁郁葱葱的桃林之中。

每年桃熟季节,大街上桃子琳琅满目,硕大鲜美,品种五花八门。每当看到桃熟果香,我从不迟疑,从不还价,都要买上几斤。但是无论什么品种,怎么也吃不出儿时故乡桃子的味道。拿着桃子,满腹惆怅,总会想起离开我多年的父亲母亲,想起童年的一朝一暮,回忆起父母为桃树浇水,施肥、修枝的形象,想起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这时每咬一口桃子,便流下一串热泪,吃着,吃着,人就哭了。

喜欢桃树,因为桃树下有我的童贞童年。

喜欢桃子,因为他饱含了成长的乐趣和成熟的甜蜜。

喜欢那句成语:投桃报李。但是,什么时候才能报答尘世间那些无法完成的感恩之举?

我想,那可是一笔无法估算的天帐。

作者简介

‍卢建修,陕西人,原守备三师八团政治处干部,八团一机连乐队创始人之一,其创作的唢呐独奏《六盘山上迎红军》、歌曲《战士的青春年华》被宁夏自治区电视台录制播放。快板书《勇斗歹徒》先后被《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育才报》《文苑》等多家报刊杂志刊登。连队演唱组先后被团、师、军区和兰州军区评为先进集体。军乐队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报道,名扬全国。曾在《宁夏日报》《陕西日报》及《革命英烈》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文学作品。卢建修现已退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