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駕親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其初衷主要是皇帝擔心軍隊失利,來到前線以提高勝算。但也有一些負面的例子,如金庸老先生曾寫道神鵰大俠拍死蒙哥汗那樣,其中皇帝一人被殺,全軍立即陷入混亂,沒有了戰鬥力。那麼,在現實中,御駕親征的成功率和影響是什麼呢?
御駕親征有四種類型。
一是創業型。例如,高帝滅西楚,廣武滅羣雄,曹操戰赤壁漢中合肥,劉備漢中、夷陵之戰,孫權合肥之戰,劉裕第二次北伐,魏道武帝和太武開國之戰,高桓宇文泰爲敵,高桓宇文泰爲敵,周武帝兩次滅齊,五代梁太祖攻打河東,唐莊宗滅梁,宋太祖攻北漢,遼耶律阿保機侵幽州等等。
第二種是擴張型。如漢高帝平英布、陳豨、曹丕南征,苻堅淝水戰、魏孝文南征、北齊文宣南征、北周武帝突厥前徵、隋帝徵吐谷渾、突厥、高麗、唐太宗前徵等。
三是被迫應戰型。三國魏明帝鎮長安反擊諸葛亮,冉閔殺胡、燕,慕容垂報仇奇襲北魏平城,南燕慕容超迎戰東晉,東魏高澄圍攻銀川,五代晉出帝與遼抗爭。
第四,戰爭發燒友御駕親征。這種很少見。主要發生在明朝,一個是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另一個是明武宗偷出宣化宣化和蒙古交戰。
綜上來看,不難發現這樣一個淺顯的共同點:無論什麼樣的御駕親征,都有相當大比例的皇帝被殺害、氣死、活捉、喪失名譽或引發了內患。很少有人不想打贏的。爲什麼會這樣?其原因在於:皇帝親自來到前線,前線將領們束手束腳。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情,成功率較高而有了一個外行的上司就不一定了。
皇帝的個人親征,當然也有軍人出身的皇帝,宋武帝劉裕、宋太祖趙匡胤,他們都有豐富的前線作戰經驗,而且也有通視全國全軍戰略眼光,親自帶領隊伍取得了自然很高的勝利率。事實上,當皇帝來到前線時,他的地位是一軍統帥。從國家領導人到軍隊指揮官。當務之急是掌握實戰經驗,而不是雲謀子臣的皇權政治。不幸的是,有些皇帝無法通過這道屏障。他們舍長而用短,當他們到達戰場,就暴露他們的缺點。例如,隋煬帝第一次徵高麗之戰。
隋煬帝認爲“高麗人不可能是我的對手”。徵高麗將是一場毫無疑問的戰鬥。因此,他在政治上起了帶頭作用,命令軍隊不要各自爲政,要互相配合,把中華帝國的譜擺足。他還下令同時討伐和安撫高麗。如果高麗想投降,他們就會停止進攻。諸軍大將知道這不是正確的作戰方式,但沒有人敢提出異議。所以,清正有序的行軍,花了四十多天的時間纔出發,完全失去了主動權。在逐城攻擊的時候,一旦高麗人撐不住,他們就派他們的特使下來求和。隋軍將軍不敢自專。當他看到敵人的請求時,他飛報皇帝。就在這使者千里奔波見,韓國人就又準備好了保衛,如此往復,隋軍空耗兵力。雖然高麗的方法類似於流氓,但你不能責怪別人玩流氓,因爲你是第一個犯傻的,誰在戰場上與你講理?
皇帝的意外很容易造成“多米諾效應”
軍隊的指揮官在戰鬥中被俘虜或殺害,最糟糕的結果是軍隊被壓倒。但如果總司令是皇帝,其影響將立即被幾何倍數放大,造成一系列不良反應。前趙皇帝劉曜率領軍隊征服洛陽,以粉碎後趙的進攻。這個胡老頭天生是個酒鬼。當他十幾歲的時候,以能劇飲聞名。結果,他在戰場上喝醉了,受了重傷。五胡十六國初期,政權和軍隊組織非常簡單。他們的行動完全取決於皇帝或指揮官本人。劉曜一被俘虜,本來可以在與敵人平分秋色的軍隊瞬間瓦解,被趙軍打敗。
如果總司令只是一名將軍,在意外事故發生後朝廷可以立即更換將軍。軍隊繼續北伐不是問題。東漢征伐蜀中公孫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兩位歷任漢軍指揮官被公孫樹刺客刺殺。光武皇帝劉秀立即下令吳漢接班。漢軍的進攻沒有改變。然而若是皇帝戰死,征伐的偉大事業就要給皇位交替讓路了。不管這個戰機多麼難得,準備得多麼充分,這都是徒勞的。
軍事行動容易受到政治干預
皇帝是帝國政治關係的集合體和總樞紐。不管他在哪裏,他的政治屬性都會對他周圍的人產生很大的影響。皇帝的個人遠征並不比將軍的遠征更好。國家的政治形勢和皇帝的威望,直接關係到戰爭的成敗。因此,無論是皇帝本人還是各級將領,都往往顯得謹慎、臃腫。甚至因爲過於穩定而放棄了積極的戰機。但是戰爭一直是不拘成法、崇尚奇詭的。皇帝和將軍們的軍事戒備的很好。不要說他們不能打一場漂亮的戰爭,有時他們甚至會失去自我,一步輸全盤輸。
總之,戰爭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項技術工作,職業的工作應該儘可能由職業人士來完成。如果你不是這塊料,還是別勉強越殂代庖了。但不幸的是,有相當多的皇帝堅信自己也可以打仗,事實上,他們心裏還是沒有點數……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