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敏中(1714——1779),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年进士,23岁被乾隆帝钦点状元,后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是清王朝里享受荣誉最高,也是乾隆朝执政最久的汉臣。乾隆三十八年,于敏中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

于敏中(1714——1779),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年进士,23岁被乾隆帝钦点状元,后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是清王朝里享受荣誉最高,也是乾隆朝执政最久的汉臣。
天资聪慧的于敏中23岁被钦点状元以后便入职翰林,做了七年的修撰后,便开始了平步青云的政坛生涯。乾隆九年,于敏中奉旨支持山西乡试,后又任山东学政,兵部侍郎等职。

乾隆二十五年,于敏中被任为军机大臣,初担重任的他做事谨慎,行为检点,各项事务也给安排的周密妥当,很得乾隆的赏识。
乾隆三十八年,于敏中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乾隆四十一年,于敏中因为在“大小金川之乱”中有功,被赏戴“双眼花翎,赐穿黄马褂,并其图像与紫光阁”,享受了最高待遇,到达了人生的事业巅峰。
乾隆四十四年,六十六岁的于敏中因哮喘病去世,《清史稿》上怀疑其是饮鸩自尽,可无实据。乾隆帝念其功绩,赏于敏中入祀贤良祠,谥号“文襄”。

于敏中的一生到此可以说是完美,可惜事与愿违,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家人因为争夺财产闹上了公堂。乾隆帝十分重视,让大臣阿桂,英廉彻查此事。
事情真是大出意料,素有清廉之名的于敏中家产居然价值二百多万两白银。乾隆帝十分恼怒,但自己不想落个识人不明,也不想于敏中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便没有追究生前之罪。

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乾隆四十六年,随着浙江巡抚王亶望,陕甘总督勒尔谨的贪腐大案的败露,乾隆帝发现,此案的最大元凶竟是于敏中。盛怒之下的乾隆这次再也不替他遮掩了,将于敏中的罪责公布与众,并将其撤出贤良祠,以警戒后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