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一季度,萬能險持倉市值降低,一方面源於萬能險新增保費減少,更多的險企選擇使用傳統險賬戶、分紅險賬戶買入或舉牌A股。當時,一些資產驅動負債型壽險公司,通過售賣高結算利率的萬能險產品,迅速積累保費,這些萬能險的結算利率普遍在4%左右,個別甚至高達6%、7%,高負債屬性驅動險企尋找二級市場能夠覆蓋負債成本的標的,銀行、地產股由於分紅穩定且較高,成爲萬能險舉牌的首選。

(原標題:萬能險保費持續收縮一季度驟降40% 重倉68只A股市值跌至851億元-證券日報網)

銀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行業持續轉型的影響,今年一季度,代表萬能險保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繳費266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0%。

今年一季度,萬能險持倉市值降低,一方面源於萬能險新增保費減少,更多的險企選擇使用傳統險賬戶、分紅險賬戶買入或舉牌A股;另一方面,萬能險持倉個股在今年一季度出現不同幅度的下跌,拉低了持倉市值。

今年以來,不少險企都將發展高價值業務的中長期重疾險、壽險作爲保費策略,而壓縮萬能險等產品保費成爲主流險企共識。

一家銀行系險企相關業務人員近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的發展策略是大力發展長期期繳和高價值業務,壓縮低價值及對償付能力消耗較高的萬能險等產品,提高銀保渠道價值,重點發展傳統保障類業務,如年金、重疾、終身壽險等。

萬能險保費再壓縮

在行業轉型、監管持續導向下,萬能險保費經歷了2018年的短暫回升後,2019年增速再次回到下行通道,今年一季度保費增速持續回落。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萬能險保費近8000億元。2019年,在保險業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2.17%的情形下,萬能險保費增長僅爲0.54%。今年一季度,萬能險保費更是同比大幅下跌40%。

從一季度萬能險保費下滑的原因來看,一方面,疫情衝擊保費,行業整體保費增速下行,萬能險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另一方面,一些險企持續加大轉型力度,降低萬能險保費佔比。

儘管萬能險保費持續下滑是大趨勢,但個別保障型業務未完全發展起來的壽險公司,則計劃今年持續加大萬能險業務保費增速,以補充現金流。

例如,某險企在今年一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中提到,根據2020年銷售計劃,萬能賬戶新單業務有較大現金流入,能夠彌補萬能存量業務較高的退保預期。

持股市值環比降11%

隨着萬能險保費增速的下滑,萬能險賬戶一季度末重倉的A股市值也出現同比及環比降低。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一季度,萬能險重倉A股68只個股,合計持倉市值達851億元,環比降低11%,同比降低6.8%。

截至一季度末,萬能險持倉市值靠前的10只個股分別爲金地集團、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金風科技、長江電力、上海銀行、華夏幸福、金融街、廣發證券,對應持股市值分別爲138.0億元、128.9億元、78.6億元、75.4億元、54.2億元、43.2億元、40.8億元、38.3億元、31.0億元、29.5億元,合計持股市值達658億元。

總體來看,萬能險持股仍偏愛金融地產股。上述10只個股中,除金風科技、長江電力之外,其他均爲金融地產股。此外,萬能險賬戶今年一季度還持有金地集團、保利地產、首開股份、華夏銀行等地產及銀行股。

萬能險舉牌的標的主要爲金融股及地產股,還有一些公用事業股。之所以選擇舉牌這類個股,與萬能險的高負債屬性有關。當時,一些資產驅動負債型壽險公司,通過售賣高結算利率的萬能險產品,迅速積累保費,這些萬能險的結算利率普遍在4%左右,個別甚至高達6%、7%,高負債屬性驅動險企尋找二級市場能夠覆蓋負債成本的標的,銀行、地產股由於分紅穩定且較高,成爲萬能險舉牌的首選。

隨着監管下發多份文件,持續引導險企壓縮中短期的躉交萬能險產品,鼓勵中長期的壽險、健康險產品,萬能險保費增速遭遇急剎車,萬能險風光不再。

有壽險公司資管人士對記者表示,因爲低估值、股息高、業績確定性強的金融股、地產股能夠提供穩定分紅,這與險資對持續穩定的收益要求完全匹配。

人保資本股權投資公司總裁張令佳對記者表示,險資天生特別不喜歡做“危險動作”,卻喜歡“也許不見得那麼高但穩定的收益”。正是基於險資的這一屬性,今年以來,在A股及港股大幅回調之際,不少險企出手買入或加倉銀行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