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去年交銀人壽賠付支出竟然出現翻倍式增長,2022年才僅爲4.31億元,而到了2023年直接飆升到了20.51億元,一年時間激增了近五倍,也是整個營業成本端中支出增長最高的一項。

來源:每日財報

文/慄佳

如果要用一個關鍵詞來形容各大銀行系險企去年整體業績成色,我們更願意用“增收不增利”一詞一言以概之。

2023年,10家銀行系壽險公司合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642.93億元,同比增長6.19%。但與之形成反差的是,整體淨利潤表現不盡如人意,這10家銀行系險企合計淨利潤爲-161.42億元,而在2022年這一數據爲-11.89億元,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

具體拆分公司來看,作爲國內首家銀行系險企,交銀人壽從“出生”就自帶光環,每一次公佈的業績均受到業內外的高度關注。

就在4月末,交銀人壽連續兩天密集披露了2023年年報和2024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透過這兩份“成績單”,也讓我們更加清晰瞭解到近一年多以來的經營情況。

去年逆風下實現扭虧爲盈,賠付支出壓力卻倍增

先來看2023年全年業績情況,交銀人壽去年營收和淨利兩端均實現了較好增長,其中保費收入216.67億元,同比增長19.42%;淨利潤扭虧爲盈,達到0.75億元,而2022年爲-3.48億元。

交銀人壽保費端的增長基本符合市場的預期,而利潤端能在去年整體經濟形勢極爲困難的時候“力挽狂瀾於既倒”,也非常值得深究與探討,我們認爲主要得益於投資收益的改善。

2023年資本市場出現了巨大的波動。在此背景下,10家銀行系保司在2023年的綜合投資收益率大多數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也直接導致了不少險企去年利潤端出現了大幅度下滑乃至虧損。

但交銀人壽投資收益端受影響波動並不大,甚至還有所增長,去年投資收益率較2022年的3.68%提升了92個基點至4.6%,是10家銀行系險企投資收益率“八降二升”中第二家實現增長的,也是投資收益率增幅最高的保司。

然而,有了投資收益端的加持,也並不代表交銀人壽可以高枕無憂了,其要面臨的首要困難當屬快速增長的賠付支出,嚴重掣肘了自身利潤端無法實現大幅提振。

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去年交銀人壽賠付支出竟然出現翻倍式增長,2022年僅爲4.31億元,到了2023年直接飆升到了20.51億元,一年時間激增了近五倍,也是整個營業成本端中支出增長最高的一項。要知道,交銀人壽一直以來居高不下的退保金在去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支出大幅下降,從2022年的49.38億元高位斷崖式降至2023年末的15.59億元。

但在如此大幅增長的賠付支出蠶食下,顯然抵消了好不容易被壓降下來的退保金對利潤端的影響程度,淨利潤雖扭虧爲盈,但提升幅度並不明顯,增長勢頭被無形壓制住了。

如果將時間週期拉長,交銀人壽賠付支出雖然每年都在上漲,但此前並未出現過像2023年這樣成倍數增長的情況。歷年年報數據顯示,近五年(2019年-2023年)其每年賠付支出分別爲2.86億元、3.73億元、3.94億元、4.31億元和20.51億元,期間所佔總保費收入的比重由2.33%猛增至9.47%。

進一步分析,交銀人壽主要依靠銀保渠道來銷售傳統壽險、分紅險等產品爲主,其中傳統壽險佔據了大頭,2023年實現保費收入125.96億元,約佔比總保費的58.13%。

而上述險種又分別以增額終身壽險類產品、兩全類產品、年金類產品爲主。這類產品往往是存續期產品,面臨着較大的到期付給壓力,這是造成其賠付端連年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2023年年報中的另一組數據,也能加以佐證。若按賠款內容劃分,去年交銀人壽賠付支出最大的項目集中在滿期給付上,達到了16.95億元,所佔整個賠付支出成本的比重高達82.64%。

今年一季度淨利大降,渠道轉型勢在必行

事實上,在這麼多的銀行系險企中,我們最爲關注的還是交銀人壽。早在2021年之時,股東康聯集團就將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了日本MS&AD保險集團,順利持股37.5%正式成爲第二大股東,而第一大股東交通銀行持股比例不變,爲62.5%。也正是在這一年,隨着股權變更的完成,交銀康聯人壽正式更名爲交銀人壽。

一家是國內知名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一家是國際知名的保險巨頭,此次強強聯合一度被市場視爲背靠銀保渠道“大佬”和擁有先進管理經驗外資公司的雙劍合璧。特別是在當前代理人渠道發展面臨轉型壓力的背景下,享有交通銀行特有的零售資源優勢,是交銀人壽受到日本MS&AD保險集團青睞的最主要原因,交銀人壽也同樣寄希望於日本保險巨頭外資先進管理優勢來開闢出新的天地。

但如今已過三年,交銀人壽在今年伊始的表現有些讓人大跌眼鏡。根據最新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截至今年3月末,交銀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86.07億元,同比增長32.95%;而淨利潤卻由盈轉虧,一個季度虧損額就高達4.66億元,而2023年同期則是實現盈利1.77億元,同比驟降了363.28%。

與此同時,其投資收益率也僅有0.48%,同比滑落了0.65個百分點,淨資產收益率也緊跟着降至罕見負值區間,爲-6.08%。

在日本MS&AD保險集團入場前,銀保渠道是交銀人壽核心銷售渠道,其在規模保費中的佔比保持在93%以上。同時近年來,其渠道手續費和佣金支出大幅度上漲。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交銀人壽手續費及佣金支出分別爲5.95億元、6.97億元、9.51億元,2020年、2021年兩年分別同比增長17.14%和36.44%。

交銀人壽也曾多次表示,渠道改革是接下來改革的重中之重。

那麼在引入擁有個險渠道改革管理經驗的日本MS&AD保險集團進場後,交銀人壽的渠道結構有改善嗎?

剖析近兩年其保費結構情況不難發現,交銀人壽的改革之路還是出現了一定的困難。年報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其銀保渠道實現保費收入分別爲175.38億元和208.57億元,所佔總保費收入的比重仍分別高達96.66%、96.26%。這期間所支付的渠道手續費和佣金也隨之水漲船高,分別達到了10.59億元和14.92億元。

誠然,進入到全新的2024年,交銀人壽渠道改革轉型也並無多大成效,從其償付能力報告中呈現的退保率情況就能感知一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退保金額和綜合退保率居前三位的產品全部都來自於銀郵渠道。

從這個維度來看,自日本MS&AD保險集團加入的近三年來,對於交銀人壽來說,自身業務起色並不大,接下來所面臨的轉型壓力也會更大。

同時,我們也希望,在今年權益市場受益於經濟復甦逐漸企穩上升的有利趨勢下,交銀人壽也能夠伸出另一隻手來,把更多精力放在業務的結構改善上來。畢竟,單單依靠銀保渠道帶來的規模效應,是會給投資端帶來一定的考驗,那麼如何掌握好各渠道“平衡術”,想必也是交銀人壽目前必須要解開的必答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