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话的意思也十分好理解,乾隆帝认为李卫借雍正帝的恩宠,任性骄纵,不是公正纯臣,所以才会有了烧毁李卫神像之举。乾隆为什么会烧毁李卫神像,原因很简单,那便是乾隆认为“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

乾隆为什么会烧毁李卫神像,原因很简单,那便是乾隆认为“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这句话的意思也十分好理解,乾隆帝认为李卫借雍正帝的恩宠,任性骄纵,不是公正纯臣,所以才会有了烧毁李卫神像之举。那么李卫真的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

李卫虽然并不是依靠科举建立功名,只是依靠捐官获得了一个五品的员外郎职务。但是在其能力之上,他决然也是当得上人民的爱戴的。

在为官伊始,他便不畏权贵,敢于对皇亲贵胄收敛额外的库平银之事屡次劝谏,留下“某王赢余”之证据。而随后在雍正帝上位之后,他屡次出任地方盐务道台等官职之时,也能够治理盐务,整治私盐泛滥,保证朝廷的赋税,因此也获得了雍正帝的宠幸。

同时,在浙江总督任上,他不仅仅的打掉了“江南多盗”的保护伞时任江南督臣的范时绎、按察使马世烆、游击马空北等人,还将横行江南的甘凤池擒拿,维护了一方安宁平安;更对于居民抵御海潮侵袭的海塘屡次进行整治、修筑,可以说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官。因此也才获得了浙江地区百姓的喜爱,才为他立下神像,号湖山神,置于西湖花神庙,享受人们的祭祀供奉。

而乾隆南巡途中,看到了父亲、自己的臣子都成了神,是拜与不拜?在巍巍皇权之下,这也透露出了他的毁神像之举更多的只是出于他的嫉妒之心以及不和礼制。一个臣子你敢在我面前称神,岂不是大谬。

当然对于李卫,我们不能不提及的是乾隆帝也有:"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的公正评判之语。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