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 汪後華第711期

這幀珍貴的照片很多人都未見過,當我把這張照片拿給對曹誠英深有研究的旺川曹健老先生看時,他也說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旺川的曹誠英故居紀念館裏也沒有,實在彌足珍貴。

這幀照片就是胡適與當時的戀人曹誠英的合照,由杭州西湖英華照相館所制,背面有胡適親題時間、地點,"煙霞洞。十二、九、廿七。"應爲胡適自存的珍貴照片。這張照片正是兩人朝夕相處、熱戀時期的見證,拍照時曹誠英正就讀於杭州女子師範學校。地點菸霞洞也在兩人的關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照片署款1923年9月27日,無疑進一步印證了一段歷史一一也就是坊間廣爲流傳的胡適與曹誠英的那段"煙霞洞之戀"。

胡適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作爲倡導者,從而備受世人尊敬。年輕時俊朗瀟灑,極富魅力,傳爲"民國四大美男"之一。他曾經大力宣揚個性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其情感生活也比較豐富,除卻他與髮妻江冬秀的包辦婚姻之外,在胡適的生命中,還有一個對他癡情不已的女子,那就是曹誠英。

初爲北大教授的胡適才華橫溢,風流倜儻,清秀的臉頰,帶着圓框眼鏡,是當時最爲流行的知識分子裝扮。再穿上灰色長褂,溫潤如雲的氣息迎面而來,堪爲"男神",吸引了不少女學生的眼球。

胡適與曹誠英都是績溪縣人,兩人所居的村莊相隔不遠。他們的初次相見是在胡適的婚禮上,曹誠英算起來比胡適要小11歲,那一年剛剛17歲的曹誠英給胡適做伴娘,沒想到,就是這樣驚鴻一瞥,給曹誠英情竇初開的心落下了重重的一筆,也註定了她與胡適此後漫長而又苦澀的情感羈絆和糾葛。

曹誠英自五歲起即上私塾,讀《孝經》《弟子規》《四書》《幼學瓊林》等。她從小偏愛文學,尤愛詩詞,是胡適三嫂的表妹,因而胡適也稱曹誠英爲表妹,曹誠英則稱胡適爲麇哥(胡適小名叫嗣麇),兩人之間因爲這層關係,自然聯絡的也就多了一些。一開始兩人偶爾有一些書信往來,但是時間一長,慢慢的感情就在你來我往的書信中升溫了。

後來曹誠英在父母的包辦下,嫁給了從小訂婚的鄰村宅坦村出身商賈之家的少公子胡冠英。但追求個性自由的曹誠英婚後一再爭取外出求學,並於1920年考入杭州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由於婚後四年未生孩子,丈夫竟在家裏娶了小妾。已經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曹誠英終在1922年底與丈夫離婚,繼續在杭州女師讀書,此時她才20歲。

1920年,曹誠英考入浙江女子師範學校讀書時留影

1923年4月底,胡適因病從北京來到杭州休養,曹誠英自然左右陪伴。此時胡看到的曹已是亭亭玉立的女學生,開朗又帶幾分傷感,是那種雖不很漂亮,但有迷人魅力的女人。

6月24日,胡適搬進煙霞洞清修寺。胡適入住後,隔幾天,曹便也搬過來同住,以便照顧胡適的日常生活,胡適也抽空給曹誠英補習功課,"煙霞洞之戀"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胡適在杭州呆了三個月。在這三個月裏,除了到一些學校演講和接待訪客,大多數時間他都是和曹誠英一起度過的。他們一起寫詩,一起遊湖,一起賞花,一起看月。不得不說,那時的胡適確實對曹誠英動了真心,是胡適一生中愛情最充實和溫馨的“神仙生活”,胡適有《煙霞洞》一詩:“我來正值黃梅雨,日日樓頭看山霧。纔看遮盡玉皇山,回頭又失樓前樹。”

10月3日,離開煙霞洞前夜,胡適輾轉難眠,他在日記中說:“睡醒時,殘月在天,正照着我頭上,時已三點了。這是在煙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下弦的殘月,光色本悽慘;何況我這三個月中在月光之下過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當離別,月又來照我。自此一別,不知何日再能繼續這三個月的煙霞山月的‘神仙生活’了!枕上看月徐徐移過屋角去,不禁黯然神傷。"據說胡適因此還動了和江冬秀離婚的念頭。但奈何江冬秀性格潑辣強勢,最後以死相逼,胡適纔沒有和她離成。

1923年9月28日,乘胡適在杭州休養期間,徐志摩張羅了他與胡適的衆多朋友到海寧觀錢塘江大潮。這張著名的"到此一遊"合影裏,有胡適、徐志摩、陶行知、汪精衛、馬君武、陳衡哲、朱經農等一干文化界名流,曹誠英也在其中。胡適看上去喜滋滋的,曹誠英的表情,不知爲什麼卻有些凝重。

然而,曹誠英卻對胡適一往情深,終身掛念。1925年杭女師畢業前夕,她寫信向胡適告別:“我愛你,刻骨的愛你!我回家去之後,仍像以前一樣的愛你,請放心。” 1926年,在情感上灰頭土臉的胡適以詩詞《好事近》回覆她:“多謝寄詩來,提起當年舊夢。提起娟娟山月,使我心痛。殷勤說與寄詩人,及早相忘好。莫教迷離殘夢,誤了君年少。”曹誠英哪裏忘得了“當年舊夢”,20年以後,她仍以一首《虞美人》表露心跡:“朱顏青鬢都消改,唯剩癡情在。廿年孤苦月華知,一似棲霞樓外數星時。”

胡適早年赴美留學,立志“以農報國”,入讀的是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爲了完成胡適未竟之志,曹誠英於1925年進入東南大學(後易名中央大學)農科讀書,畢業後留校任教。1934年,曹誠英自費赴美讀研,選的學校正是胡適的母校——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爲此,胡適特別寫信給他的昔日女友韋蓮司,囑她照顧曹誠英。1937年夏,曹誠英學成歸國,在復旦大學農學學院仼教。其時,正值抗戰全面爆發,胡適不久就被派往美國。抗戰那些年,胡、曹兩人天各一方。由於顛沛流離、情感受挫,曹誠英貧病交加、身心俱疲。直到1946年從重慶返滬、定居復旦嘉陵村後,她的生活才稍稍安定下來。

1923年秋在杭州。左一高夢旦,左二鄭振鐸

曹誠英杭州女子師範畢業後考入國立東南大學(後易名中央大學)農科,193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34年,曹誠英自費赴美讀研,選的學校正是胡適的母校———康奈爾大學農學院,1937年夏,學成歸國,在安徽大學任教是我國農學界的第一位女教授。1943年曹誠英入復旦大學任教,其時正值抗戰全面爆發,復旦大學內遷重慶,直到1946年從重慶返滬,定居復旦嘉陵村後,她的生活才稍稍安定下來。

東南大學讀書時的曹誠英

解放以後她相繼在復旦大學、瀋陽農學院擔任教授,她的植物遺傳學(尤其是馬鈴薯品種改良技術)研究成果,早已爲農學界公認,是我國著名的馬鈴薯育種專家。

曹誠英任復旦大學教授的聘書

曹誠英一生未婚,她把胡適當成了生命中的歸人,甚至到死都對他念念不忘。近年來,她與胡適的這段戀情漸漸浮出水面,這個癡情徽州女人的傳奇人生,她的愛情故事悽婉曲折,動人心絃。

據說,胡適晚年在臺灣,客廳裏就掛着他親筆書寫的條幅:“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他還常常以這一詩句書贈好友。那麼,曹誠英臥室牆上胡適親手寫的條幅,會不會也是這個詩句呢?

1973年,在故鄉績溪的一間平房中,曹誠英孤寂地走完了她悲情的一生。臨終前,她將她一直珍藏着的一大包與胡適來往的信件、照片、資料全部焚化。這段刻骨銘心的相思,她珍藏了一輩子,死後也隨她帶去了天堂。這同《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何其相似,葬花吟,焚詩稿。

曹誠英傳奇的人生,悽婉曲折,動人心絃,“朱顏青鬢都消改,惟剩癡情在”。她一生燦爛與寂寞並存,自有其悽苦心事,路旁來來往往的人們,又何曾能真正懂得。

在這個世間,並不是所有擁有愛的人都可以成爲眷屬的。或許世間也正因爲有了這樣一種無果之愛的感情苦旅,纔有了流逝錯失的串串故事,纔有了愛河中飛濺起的朵朵浪花。

(作者系績溪縣徽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製作:童達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