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世界大戰的德國爲啥失敗?總參謀長的這個失誤很致命

第1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第1次全球規模的戰爭,主要的戰爭場地是在歐洲,但是遠在千里之外的美國也有派兵參戰。這次戰爭慘烈程度非常誇張,死亡人數達到了1600萬,受傷人數更多,同時它也導致社會倒退了好幾十年,嚴重損害了科學與經濟的發展。

德國


第1次世界大戰的戰爭雙方是同盟國與協約國,其中組成同盟國的國家是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以及德國,無論是第1次世界大戰也好,第2次世界大戰也好,德國扮演的角色總是比較的重磅。在此次戰爭當中,德國的戰線拉得很長,他的對手有英國、法國以及俄羅斯。

關於德國與英法開戰的這件事情,在當時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故事,德國跟英法的距離不遠,國家之間互相也有往來,然後在第1次世界大戰發起的前夕,有一個來自德國的球隊與來自英國的球隊在踢1場友誼賽,然後這場友誼賽踢到一半,突然之間有一個緊急告示發了過來,這個告示表明英法已經正式向德國宣戰。

然後正在踢球的雙方就懵逼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繼續踢球,還是直接拿起兜裏的水果刀開幹,最後他們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還是決定先踢完球,然後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是在這樣特殊的時間點,卻聽上去是如此的滑稽。

英法戰線

在第1次世界大戰當中,德國主要的戰線在英法兩國,這場戰爭從1914年一直打到了1918年,最後一年戰況是愈發激烈與殘酷。一場短時間的戰爭打的是裝備士氣與應變的手段,但一場持續幾年的持久戰打的卻是資源,在1918年不論是英法兩國還是德國,他們的戰爭資源其實都已經是接近枯竭。

在戰爭資源即將枯竭的情況下,所以不論是英法還是德國,他們都是非常焦急,擔心自己會撐不下去了。不過其實心理上穩住很重要,別急繼續慢慢撐下去就贏了,因爲在你自己很急的同時,你的對手更急。德國就是在後來越來越急,所以加快了進攻的腳步。1918年的戰局,德國顯得非常的激進暴躁,他們攻陷了英法聯軍的防線,前進侵佔了很大的一片土地,然而這似乎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

盲目進攻與被拉長的戰線


隨着戰爭的節節勝利,帶給德國的卻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爲這意味着他們要守住更長的戰線,在本身戰爭資源就已經有限的情況下,這對德國來說成爲了一個更大的麻煩與問題。而且因爲德國實在是太急了,所以他們在攻打戰線的情況下投入了更多的資源,幾乎有100萬人死在了之前的進攻中。

後來很多人把德國在1918年的戰鬥失利認爲是德國總參謀長小毛奇的問題,他的指揮太過於急躁且不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如果是在戰爭初期速攻勝利,那麼士氣的加成以及戰爭資源的充足都可以讓德國增加戰爭勝利的幾率,但小毛奇卻是在被逼到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背水一戰。

美國的參戰


小毛奇的指揮雖然有失誤,但其實也沒太好的辦法,因爲後來美國也參加了戰爭,並且加入了協約國,這對本來就已經局勢不利的同盟國來說,更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小毛奇也不想急躁,但他是不得不急。

1918年的11月11日,德國正式簽署停戰協定,這標誌着第1次世界大戰的落幕,不過這第1次世界大戰的收尾並不完美,並且留下了很多的漏洞,這也是導致後來第2次世界大戰發生的隱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