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南京城郊尚在激戰時,李品仙又來電話說,唐孟公已乘車經蚌埠北上,將過徐州轉隴海路去武漢。委員長再問白崇禧,白說,他極同意我的主張——放棄南京。

大家好,我們的飛哥裁縫鋪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上海會戰失敗後,委員長仍然召見在京高級將領和德國顧問商討南京應否固守的問題。應召到會的,有白崇禧、唐生智、何應欽、徐永昌和我等多人。
委員長首先便問我說:“敵人很快就要進攻南京了,德鄰兄,對南京守城有什麼意見?”
我回答說,我不主張守南京。我的理由是:在戰術上說,南京是個絕地,敵人可以三面合圍,而北面又阻於長江,無路可退。以新受挫折的部隊來坐困孤城,實難指望久守。歷史沒有攻不破的堡壘,何況我軍剛從上海敗退,士氣頗受打擊,又無生力軍增援;而敵人則奪標在望,士氣正盛,南京必被攻破。與其如此,倒不如我們自己宣佈南京爲不設防城市,以免敵人藉口燒殺平民。而我們可將大軍撤往長江兩岸,一面可阻止敵人向津浦線北進,同時可拒止敵人的西上,讓他們得到南京,對戰爭大局無關痛癢。
委員長再問白崇禧,白說,他極同意我的主張——放棄南京。蔣先生說,在他看來,南京爲國府和國父陵寢所在地,斷不能不戰而退,他個人是主張死守的。
接着,他便問總參謀長何應欽和軍令部部長徐永昌。二人皆異口同聲說,他們沒有意見,一切以委員長的意旨爲意旨。詢及德國首席顧問,他也竭力主張放棄南京,不作無謂的犧牲。
最後,委員長問到唐生智,唐忽然起立,大聲疾呼道:“現在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值此大敵當前,在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特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唐氏說時,聲色俱厲,大義凜然,大有張睢陽嚼齒流血之概。
委員長聞言大喜,說孟瀟兄既有這樣的義憤,我看我們應死守南京,就請孟瀟兄籌劃防務,擔任城防總司令。唐生智慨然允諾,誓以血肉之軀,與南京城共存亡。死守南京便這樣決定了。
當唐生智在會上發此豪語時,我就揣測他是靜極思動,想乘此機會掌握一部兵權,所謂與城共存亡的話,不過是空頭支票罷了。會後,我便向唐生智蹺起大拇指道:“孟瀟,你了不起啊!”
唐說:“德公,戰事演變至此,我們還不肯幹一下,也太對不起國家了!”生智此時意態鷹揚,滿腹豪氣躍然臉上。我們遂互道珍重而別。
會議的翌日(11月12日)我便搭車赴徐州,執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的任務。此時國民政府名義上雖然早已遷往重慶,但中央各部會仍多在武漢辦公。唐生智於城防司令職務公佈後,公開宣稱與南京城共存亡,並督率軍民趕築防禦工事,準備和敵人廝殺。到12月上旬,敵軍前鋒已逼近南京城郊,發生零星的戰鬥。
此時,駐在蚌埠、職司保衛津浦路南段的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忽有長途電話給我,說:“唐孟公要我在浦口車站替他預備一列車,這是什麼意思呢?恐怕南京淪陷就在旦夕了!”
我說:“孟瀟大概預備逃走了吧?”
果然不久,噩耗傳來,南京失守了,大軍十餘萬人,激戰不到三四天工夫便全軍潰敗。據說,撤退時毫無計劃,任由官兵亂竄,各自逃生。少數勇敢部隊不知究竟,誤認友軍畏縮,擅自撤退,竟在城樓上架起機槍,掃射潰竄出城的友軍,卒至自相殘殺,死傷枕藉,慘烈之至。敵人於12月13日入城後,更大肆奸擄焚殺。我軍被俘和無辜平民被屠殺的,計數十萬人。充分表現日本軍人的獸性,爲人類文明史永遠留下了污點。
我軍在南京損失部隊十餘萬,器械彈藥無算。當南京城郊尚在激戰時,李品仙又來電話說,唐孟公已乘車經蚌埠北上,將過徐州轉隴海路去武漢。我聞訊乃親到徐州車站迎接。見面之下,真使我大喫一驚,唐氏神情沮喪,面色蒼白,狼狽之狀,和在南京開會時判若兩人。我們在徐州列車上傾談二十分鐘,握手唏噓。
孟瀟說:“德公,這次南京淪陷之速,出乎意外,實在對不起人。”言罷嘆息不已。
我說:“孟公不必介意,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我們抗戰是長期的,一城一地的得失,無關大局。”
我們談了片刻,唐生智便垂頭喪氣,轉隴海路駛向武漢而去。
相關閱讀
十大元帥、大將有什麼待遇?《亮劍》中李雲龍是什麼軍銜?
十大將裏他最年輕,卻3次要求降銜,傳爲美談
抗日戰爭時期,各大戰區,爲什麼會“嫌棄”川軍?
蔣介石先生的軍事水平怎麼樣?20年後,李宗仁這樣回憶
白崇禧從小就很聰明,被同學欺負了,他會怎麼做?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