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操示范|从餐桌到超市,自闭娃每个生活场景都可以这样融入干预目标——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建议,自闭症儿童每周接受干预的时间至少应该达到25小时,平均到每天至少3个半小时。

因此,对于一个有自闭症障碍的孩子来说,除了在专业机构接受训练,家庭的干预必不可少。

可是,家庭干预要从哪儿入手呢?这令不少家长头疼不已。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告诉大家,家庭干预没有那么难,记住这三个词就够了!

时时观察、频频互动、常常鼓励

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我们一一解释。

时时观察

  • 时刻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
  • 注意孩子感兴趣和不耐烦的事情
  • “陪伴”孩子,而不仅仅是“陪着”

跟自闭症孩子互动,最好的方式是跟随孩子。家长要先进入孩子的世界,才能把TA领出来。所以,观察格外重要,它能让我们更高效地找到进入孩子世界的大门。

频频互动

  • 模仿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 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
  • 对孩子进行提问
  • 多种方式给孩子做示范
  • 用不同的物品模拟孩子感兴趣的情节

频频互动是为了让孩子对他人做出更好的回应,以及让孩子在保持现有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新的技能,同时可以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频频互动是打开孩子世界大门的钥匙,只要家长进去了,就能把他们带出来。

常常鼓励

  • 对具体的行为赞扬
  • 评价孩子行为产生的积极后果
  • 帮助孩子享受成就感

常常鼓励可以给孩子的积极行为做一个强化,加深TA对此的印象,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更愿意去重复类似的操作,鼓励可以促进孩子不断地融入社会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如何做到时时观察、频频互动、时时鼓励?我们分不同情景具体来看——

家庭环境

家,是孩子最熟悉,待得最久的地方,在家里,除了特定的干预时间,吃饭睡觉皆可互动。

** 吃饭 **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一段很自然地跟孩子互动的时光。

举个例子:

午餐妈妈做了孩子喜欢的西兰花,孩子自己用勺子舀舀不到,孩子可能拽着妈妈指西兰花或者哭闹。(观察)

这时,妈妈可以帮孩子把西兰花夹进碗里,同时语言示范TA:“妈妈,请帮我夹西兰花。”(语言示范)

在孩子享受到喜欢的西兰花时,记得补充告诉TA,“宝宝想吃西兰花,但是自己舀不到,可以向妈妈求助,说:‘妈妈,请帮我夹西兰花。’”(评价)

最后,不要忘记在宝宝向妈妈求助后给TA一点鼓励加深印象。

** 睡觉 **

睡觉前一段时间是最佳互动时光,这时,孩子在房间充分放松,为了陪伴更高效,家长最好不要把手机带进房间。如何在卧室进行干预呢?

举个例子:

睡觉前孩子可能会在床上蹦一会,等到累了自己突然躺下来。(观察)

这时妈妈也可以躺下来,睡在孩子旁边。(模仿)

同时,轻轻地说:“宝宝睡在了枕头上,枕头好舒服”(评价)。

孩子对家长做出的回应,可能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可能,孩子啥反应都没有。但是,互动还要继续。

妈妈可以轻轻地抚摸孩子,接着问:“宝宝是不是累了,要睡觉了?我们盖上被子好不好?”(提问)

如果孩子有回应,那是最好。如果不回应,家长可以用陈述的语气帮助孩子回答:“妈妈,我累了,想要睡觉。”(语言示范)

此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玩具熊也要睡觉了,让它躺下来,给它盖上被子吧!”(模拟情景)

最后别忘了,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肯定:“宝宝累了,知道告诉妈妈要睡觉,真棒!”(鼓励)

游乐场

“寓教于乐”是最好最自然的方式,游乐场孩子喜欢的项目多,互动起来更容易。

举个例子:

到了游乐场,孩子不理会爸爸妈妈,自己跑向喜欢的滑梯。(观察)

爸爸可以假装找不到宝宝,边走边喊:“宝宝,宝宝,你去哪儿啦?”(互动)

如果孩子有回应,爸爸可以借此给TA鼓励:“宝宝真棒,在外面听到喊名字知道找爸爸。”(鼓励)

如果孩子没有回应,可以假装找到TA,同时惊喜地说:“哎呀,宝宝原来在这儿呢!听到爸爸叫名字要回答‘我在这儿’,这样爸爸才能找到你。”(示范)

再举个例子:

孩子看到小朋友玩跷跷板,跑了过去,站在旁边看着不说话。(观察)

妈妈可以跟上去,站在旁边跟TA一起看,然后轻轻的说:“跷跷板真好玩,宝宝想不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呀?”(提问)

然后,拉着孩子手说:“来,你问问小朋友,我们可以一起玩么?”(示范)

在孩子成功和小朋友玩上跷跷板后,记得再给TA一个肯定哦:“宝宝非常棒,自己去问小朋友‘我可以一起玩么’,大家一起玩跷跷板真开心呀!”(鼓励)

超市

超市里的东西琳琅满目,家长带着孩子逛超市时可以一边买一边跟孩子互动。

举个例子:

孩子看到水果区的橘子,伸手拿。(观察)

妈妈可以拿起来一个,放在鼻子上闻一闻,并说:“这是一个大大的橘子,闻起来好香啊!”(情景示范)

橘子买了就可以吃,孩子感兴趣,家长可以顺势说到:“我们买几个吧,来,宝宝帮妈妈挑选,放进袋子里。”(互动)

最后,别忘记:“宝宝今天帮妈妈挑了3个橘子,谢谢你!走,我们去付款,然后回家吃橘子,宝宝自己挑的橘子呢~”(鼓励)

再举N个例子:

爸爸妈妈带孩子逛超市还可以跟孩子聊聊包装的颜色、形状、TA经常吃的饼干,付款时可以告诉TA要排队,同时也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付钱,还可以让孩子帮忙找需要购买的东西……

总之,留心孩子关注的点,顺着TA关注的方向尽可能的描述、评价、提问、回答。最后,在孩子给出回应后记得多多鼓励。

公交站

带孩子出行,等公交时也不要闲着哦,小小的公交站可发掘的新鲜事也不少~

举个例子:

孩子等公交时很不耐烦,不愿意坐下来。(观察)

家长可以安抚孩子:“宝宝不要急,那边有一辆车开进来了,19路?不是我们要坐的车。后面又来了一辆,多少路呀?”(互动)

在坐上车后,可以告诉孩子:“宝宝跟妈妈一起等车,帮妈妈看车牌,谢谢宝宝!”(鼓励)

再举个例子:

如果孩子在公交站左顾右盼,一会看看站牌一会看看人群。(观察)

妈妈可以顺着宝宝关注的点,跟TA聊聊天。(互动)

比如:

“大家都在排队坐公交车。”

“我们要坐哪儿辆车呀?”

“我们要坐21路公交车回家,帮妈妈看着哦~”

“宝宝拿着公交卡,上车帮妈妈刷卡。”

……

边互动不要忘记边对孩子的回应做出鼓励,鼓励的话可以多一些语气词,声调也可以稍微夸张一点,让孩子加深印象。

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最了解Ta的人,是父母;跟Ta相处时间最长的,也是父母。

对于有自闭症障碍的孩子,家长不要把做干预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它看作一个享受亲子时光的过程。在陪孩子时,多一些专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用心,就足够了。

观察、互动、鼓励,这三个过程并不是完全独立顺序承接的,而是相互交错穿插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爸爸妈妈把它们熟记于心,灵活应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油,我们一起努力,孩子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END-

作者 | 夏天,我相信只要内心充满阳光,成长的路即使艰辛也会暖意洋洋!

编辑 | 春桃

参考 | ECHO FRAMEWORK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