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去心不可得。

如若總是寄託於過去的夢幻泡影中逃避恐懼,妄想故戲重演,壞的想重新將它演好,好的想它續集,便會陷入永不可消磨的恐懼中,因爲一切皆已成定局,眼前纔是真。

因此需做到:

(1)活在當下。

不深究過去,讓其擱置,隨着時間推移,只要你在前進,過去之事便會自動退散。

專注眼前事,愛好眼前人,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只愛一個人,留存心力不貪心。

(2)接納昨日種種。

所經所歷,或好或壞,缺少任何一環都成就不了當下的你。因此過去便過去,只要全盤接納,便會化作成長養分,你仍舊未來可期。

2.外界打壓,只因卓越。

當一個人對你倍加打壓繼而引發自身恐懼的時候,不妨先靜下心來:

(1)明白別人打壓你的目的。

想想他是不是真的爲自己好,如果不是,問問自己:

他爲什麼要打壓我?

是因爲我威脅到了他的位置?

是想控制我?

很多時候,別人打壓你,不是因爲你不夠好,而是因爲自身太過耀眼,因此無需恐懼,越挫越勇方能不斷進步。

(2)不過度共情。

如果那個打壓你的人引發了你的不適與恐慌,就無須過度共情去理解他的苦衷了,如果沒有完善的思維體系來保全自己,很可能就被對方吸食能量,把他的感受當成是自身的感受。

正確的做法是表現自己的怒火,將自身的壓抑與憤懣還給他。因爲凡事有一則會有二,如此對方下次纔不會得寸進尺。

3.圓融接納,謀而後動。

如若一個人總是要所有人都按照他的標準活着,就相當於

將自己的身心依附於他人行爲之上,如他人違背了其意願,就會陷入失控的恐懼中。

反之,當你開始接納他人的不同劇本,明白少了任何一個角色的襯托,你亦成就不了自身,一切皆會明媚。

面對他人,你只需做好自己,聚集能量,無需直視人心黑暗,不試着掌控任何,肆意隨心一些,活出光彩,纔會影響他人。

你需要做的不是掌控人心,而是吸引人心。

4.接住機會,輸贏皆體驗。

(1)少作負面預設。

但凡能讓你遇見的機會都是你能接得住的。

認爲自己接不住,是因爲恐懼佔心,覺得:

自己能力及不上怕做不好,讓別人笑話。

很多人都做不好的事情,自己憑什麼能做得好?

如此要明白兩點:

自己不是站在舞臺中央,無論成敗輸贏,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你以爲別人會如何看待自己實則只是“你以爲”。

做任何事情和任何人相處,不是個個ok你才ok,而是你去嘗試,這樣東西纔有可能ok。

(2)做了再說。

面對機會,恐懼太多,皆因多想少動。

但任何事情,當你有個框架,邊做邊改,就會發現恐懼退散的同時你也逐漸上道。

與此同時,也發現,原來那件事情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困難。

點擊加載圖片

5.不傳遞恐懼,不接納恐懼,正能量循環。

人的思維和言語是有磁場感應的,你長期接觸什麼樣的思維與言語,自己就會處於什麼樣的境地。

因此需做到:

不輕易傳遞恐懼、焦慮給他人。

不接納他人傳遞的恐懼與焦慮(譬如少看或取關傳輸負能量的報道或言論)

6.自身言行是爲傳遞觀點,而非展現自我。

很多時候人會陷入社交恐懼,害怕在衆人前自我展現是因爲他覺得:

在場的所有人都在審判他,對他的一言一行評頭論足。

這就導致了把“傳遞觀點“硬生生地變成了”“自我表演”。如此自己一個動作的變動,一個語調的調整都會緊張不已,害怕自毀形象。

對於克服當衆傳遞觀點的恐懼,著名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說的兩個觀點讓我獲益匪淺:

明白你只是在表達觀點,而非當衆表演。

把羣體當個人,聚焦爲一個“點“,一個受衆。

7.以結果爲導向。

(1)設想最壞結果。

人會在恐懼裏自我消耗,害怕失去,是因爲覺得自己就此籌碼,如若失去便會全軍覆沒。

但是當你做到:

開啓一件事情之前設想好最壞結果。

明晰這個結果是自己能承受的。

PLAN A失敗過後的PLAN B。

如此便不會恐懼到變形,因爲你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

(2)明白你最終所圖爲何物。

不要人云亦云跟隨大衆去謀一些炙手可熱的利得。

而是要問問自己:

這些所圖到底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

如果不是,只是爲了“跟風“而”跟風“,就會陷入無所歸途的恐懼中。

反之,當你明確心之所向,那你在進取的過程中會不斷探索完善,哪怕走了另外一條路,結果亦是殊途同歸。

8.適應孤獨,人本圓滿。

所謂孤獨,不是脫離大衆,而是要有“我本位“的思維,明白外在的人事物是來圓滿自身的。

《金剛經》有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當你不將己心拋諸於外界種種是非得失,用身去體驗當下種種,如此你便會清晰感知到:

無論如何,物是人非事事休也好,一將功成萬骨枯也罷,到最後,你還是你,最核心的你是永恆不變的。

只要心氣仍在,健康仍在,未來總有反敗爲勝的時刻。

點擊加載圖片

9.明確邊界,體察心境。

要學會時刻體察自己的心境,關心它舒適與否,譬如:

不接納壞情緒的傾倒。

沒有涉及到重大利益,不喜歡的東西不做,不喜歡的食物不喫,不喜歡的話語不回,保持自己的心境澄澈。

勇於與人交流自己的真實體會,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明確告知。

如若時刻活在他人的評判中,爲了博取他人歡心而假裝服從,那麼日積月累就會失去主心骨,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喜歡什麼,需要什麼。

更要明白的是,如若那個人真心爲你好,不會因爲你的拒絕而破壞彼此的感情鏈接,反而會因爲你更真實了,對你愈加信任,並在此基礎上彼此探尋到舒適的相處之道。

10.將恐懼曝光再太陽底下。

無論是恐懼苦厄還是縈繞心頭的魔咒,你不自渡,他人亦束手無策。

這就需要讓內心所困曝光於太陽底下,或傾訴或哭泣或寫下,被照亮繼而發散。

你恐懼的是恐懼本身,你去直面恐懼,恐懼亦不存在。

反之,把恐懼“憋着”,會導致內心淤積,最後不堪重負之時就會迎來恐懼的大爆發。

11.接納自己的片面膽怯。

人無完人,該慫則慫,你無需事事堅強。

要學會全然接納自己的弱項,譬如:

怕黑/怕血/怕蟑螂/怕做飯/怕開車,等等。

如若這些“怕”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不危害到他人利益,那就無需強迫自己去假裝堅強。

一個人的心力有限,你的大無畏要體現在自己認可的事情上。

點擊加載圖片

歸根到底,所有恐懼皆因將己心拋在外界無常變幻中消磨,不懂得建立一個內在圓融的小宇宙。

“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當你明白,外界一切皆爲體驗,無論經歷何人何物何事之後,你還是你,那麼恐懼就不復存在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