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大橙橙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4月11日,解放军总干部部制定了《关于实行军衔制度工作的草案》,将官军衔设置为少将、中将、准上将和上将4个级别,没有大将一级。1953年3月,在借鉴了苏联等国军队的军衔设置并结合我军的实际情况后,总干部部拟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把上将、准上将改为大将和上将,这也是我军当时的文件中首次出现大将一衔。
当时给出的大将的基本标准为“一级军区司令员及相当于该职务者”,但由于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大授衔,牵扯到了许多方方面的工作,而且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因此评衔工作一再延期。直到1955年1月初,总干部部才下发《评定军衔的工作计划》,用于指导全军军衔评定工作。文中指出,评定军衔的主要依据为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以及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同年1月16日,时任国防部长的彭老总和总干部部部长罗帅联名上报主席关于元帅、大将和上将的预授名单。当时预授大将的共有15人,除了后来的十大将外,还有张宗逊、宋任穷、萧克、王震和周纯全这5个人。其中张宗逊列第10位,排在宋任穷、许光达、萧克、王震和周纯全5人之前。张宗逊是陕西渭南人,毕业于黄埔五期,参加过秋收起义,后随主席一起上了井冈山,担任红四军的连长,是“我军创始阶段的少数几个连长之一”。
之后张宗逊参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期间率部全歼了国民党军第18师师部和两个旅,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因战功升任红12军军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宗逊出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旅长,先是率部取得了雁门关伏击战的胜利,接着又在滑石片设伏,全歼日军蚋野大队700余人,这两次伏击战的胜利,使张宗逊打出了对日作战的心得,不久后他又在米峪镇设伏,歼灭日军村上大队700多人。
抗战胜利后,张宗逊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历任晋绥军区第1纵队司令员、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员和一野第一副司令等职,协助彭总组织实施了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宜川战役、扶郿战役和兰州战役等战役战斗,为解放大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张宗逊多次担任要职,1955年1月,在被提名大将初定人选时,张宗逊的主要职务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在当时的10位副总参谋长中位列第一。从资历、战功和职务来看,张宗逊授大将并不为过,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在15名预授大将当中排在了第10位,但可惜的是,最终他和大将失之交臂。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