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亭1947年生,山東濟南人。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理事、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濟南市書法家協會原主席。張仲亭1947年生於濟南,自幼生活在瀰漫着濃厚文化氣息的家庭中,父親尊崇孔孟之道,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聞名鄉里,在家庭文化的薰陶下,幼年時期的張仲亭就開始臨字學帖,潛心鑽研,他從晉唐楷書入手,繼承了顏真卿的古雅厚實、雄渾博大;歐陽詢的方正奇妙、端莊嚴謹;褚逐良的穩健靈動、空靈變化,並上追“二王”,取之遒美雋秀、含蓄多變,集諸家楷書之長。他常年駐足楷書的基礎上,涉獵多種書體,草書取魏碑的自然高雅、生動飄逸,行書則留戀於蘇軾、黃庭堅的從容嫺雅、聚散收放,經過數十載的心追手摹,形成自家獨特的藝術風格。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90年代,張仲亭臨習的《黃庭經》、《樂毅論》、《十三行》歐陽中石先生曾給於很高評價,並欣然爲其題跋:“得樂毅之古貌,端樸直索黃庭之雅韻。秀實色於大令之十三行,亦見絹好,能洗塵去俗已大不易也!癸酉冬拜觀張仲亭先生手製後題,中石。”隨後, 著名書法家魏啓後先生觀後,亦大家稱讚: “南帖北碑久不和,因時所限自偏頗,張公自有平衡法,心悟手摹未蹉跎,仲亭先生臨黃庭、樂毅、十三行諸帖,清新雅逸,如王謝子弟之有邊幅者拜觀,即示,爲賦七言。”

老一輩書法藝術家的題跋,肯定了張仲亭先生堅守書法藝術之路的正確性,對張仲亭書法個人面貌所取得成績的驚喜,同時,老先生也因爲張仲亭對書法藝術的忠誠和深入而寄予厚望。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1997年8月,張仲亭將泰山道長題的一幅對聯“入真門秉真心參透真玄真自在,來妙理達妙境展開妙道妙神通”,用鎏金行楷刻製成匾牌,懸掛在“碧霞祠碧霞元君”兩旁的包柱上,遊客在欣賞美景之時,領略張仲亭帶來傳統書法文化的藝術魅力,美景與傳統文化相得益彰,互生奇妙。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翰墨頌泉城 真情報齊魯”,一次次張仲亭個人書法展;一次次張仲亭書法引碑入刻;一次次張仲亭書法心得體會出版發行,如果說這些成績是社會大衆對張仲亭書法藝術魅力的折服和追捧,那麼,2009年,在濟南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的大碗銀幕選用了張仲亭書寫的杜甫詩《望嶽》的書法,則是通過張仲亭書法藝術裝點濟南名片的最佳詮釋,開幕式上,燈火輝煌,張仲亭書法閃爍在繽紛霓虹燈中,運動會的激情與奔放在中原大地的中心濟南綻放,源遠流長的中原大地文化,厚重而博大,如果沒有極富當代精神的優秀文化藝術來點綴盛世中華的面貌,顯然,觀衆在欣賞澎湃感官體驗之餘,一定會有些許遺憾。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濟南出生的張仲亭,作爲土生土長的當地文化名人,對家鄉做些貢獻是張仲亭一生追求,爲此,他孜孜不倦。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張仲亭曾擔任濟南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在他的任期內,當地書法藝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書法以濟南爲中心,南則影響濟寧、青州、濰坊、青島、北則輻射高唐、西則帶動聊城,進而通過北京走向全國,讓90年代的濟南書法在中國書法歷史上又一次達到高潮,今天已逾70的張仲亭從領導崗位上退居下來,愈發覺得時間寶貴,筆墨丹青,寫意抒懷,每天讀帖臨字,筆耕不輟,縱觀現在張仲亭書法自求新意,隨機生髮,變化日新月異。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如果把張仲亭的書法藝術與齊白石的繪畫藝術作比較,那麼現在張仲亭的書法有齊白石衰年變法之趨勢,比之3年前,現在的張仲亭,楷書在原有沉穩圓通的基礎上,兼具秀麗典雅、妙美沖和之美;行書用筆更加穩健,但又不失靈動,結體更加嚴謹,而又不失飄逸;草書線條更富有節律變化,筆力更加雄渾、體勢更加奇險、氣格更加博大,他自然而然的書風,給觀衆一種端正儒雅,雋秀飄逸美感,他書法藝術富有的創造精神讓筆者折服,也彰顯了大家風範。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張仲亭 書法作品 136x68cm

以上作品收藏諮詢:18660798203(同微信)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