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聯軍早就發現了清軍的企圖,架設好康格里夫火箭,向蒙古騎兵發射。爲了此戰,僧格林沁集中12000名蒙古騎兵,以及大約2萬名清軍。

大家好,我們的俊彥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說實話,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滿清方面有很多人是不服氣的。他們認爲送上前線的以綠營兵爲主,滿清真正看家的騎射本領還沒有發揮出來。也就是說,如果動用最精銳的八旗和蒙古騎兵,不見得打不過洋人。
僧格林沁就是這種想法的代表人物,他是當時掌握軍權的滿清高級將領,以悍勇而聞名,一心想雪恥。僧格林沁認真分析過洋人的優缺點,認爲只有在遠離海邊的內陸平原,才能避開洋人戰船上的重炮,發揮己方騎兵的優勢。
僧格林沁把預設戰場選在了八里橋,這是座單孔石橋,距離北京只有八里,因而得名。這裏一馬平川,非常適合大規模的騎兵衝鋒,只要能突破火槍陣,衝進洋人的隊形,就意味着勝利。
爲了此戰,僧格林沁集中12000名蒙古騎兵,以及大約2萬名清軍。北京城裏的八旗子弟早已腐朽不堪,僧格林沁也不敢指望他們。所以,他特意從察哈爾等蒙古部落抽調精銳騎兵。
英法聯軍方面約爲八千人,兩國各一半,英軍有一部分來自錫克族的騎兵。除了燧發槍外,聯軍裝備有早期的線膛槍和火炮,還有數百支康格里夫火箭。
1860年9月18日,英法聯軍到達八里橋地區,僧格林沁命令蒙古騎兵發動攻擊。聯軍早就發現了清軍的企圖,架設好康格里夫火箭,向蒙古騎兵發射。
說來也是氣人,這種康格里夫火箭其實是早期中國火箭的改良放大品,宋明兩代都有類似的武器。但英國人的火箭更大、更準,射程可達2000米以上,而且裝有爆炸和燃燒戰鬥部,殺傷威力遠大於中國老式火箭,經常被用來縱火和打擊密集人羣。
蒙古騎兵遭到數以百計的火箭攻擊,很多人被擊中或起火燃燒,有的馬嚇得往回跑,衝撞了後面的步兵。不過,這點打擊還難不倒蒙古騎兵,隨着兩軍距離的越來越近,硬碰硬的戰鬥即將展開。
蒙古騎兵的衝擊並不是像電影裏常見的那樣,不管不顧地一頭撞進步兵方陣。他們的戰術是圍繞着步兵不停地射箭,直到步兵自己崩潰,再衝上去肉搏。
遺憾的是,這種戰術在七、八百年前,能打得歐洲騎士滿地找牙,而在近代火炮火槍面前,只是白白的犧牲。聯軍從幾百米外開始用火炮轟擊,專門對付密集目標的榴霰彈,飛出炮口以後,會裂成數百上千個鉛丸,一發炮彈使能打出一條血肉衚衕。
蒙古騎兵衝近到一百米左右,燧發步槍開火了。排成三列橫隊的英法士兵,射出排槍,把能夠在火箭和火炮打擊下倖存的蒙古騎兵一一擊倒。蒙古騎兵的弓箭射程遠不如燧發槍,連箭都不到聯軍頭上。這是一邊倒的屠殺。
儘管蒙古騎兵在僧格林沁在督戰下,向聯軍陣地發動多輪攻擊,但根本動搖不了聯軍的防禦隊形。即使他們能夠從側面衝上去,聯軍的空心方陣也沒有弱點,偶爾有英勇的騎兵衝到聯軍隊型當中,也無法給予敵軍殺傷。
當蒙古騎兵損失過半,無力進攻時,英軍騎兵發動了反擊。據參戰英軍回憶,清軍騎兵並不擅長肉搏,反而打不過受過牆式衝鋒訓練的英軍騎兵。就這樣,僧格林沁精心策劃的八里橋之戰徹底失敗。
清軍方面損失至少三千人以上,這還是官方的數字。而英法聯軍總共只陣亡5人,其中英軍2人,法軍3人,還有46人受傷。這是一場無以加復的慘敗。
這是因爲清軍的弓箭大刀打不過洋槍洋炮嗎?不能完全說是。聯軍繳獲的清軍武器中,就有大量的火炮和上千支火繩槍,證明清軍裝備有很多熱兵器。而且八里橋之前,清軍在大沽口用火炮重創過聯軍戰船,證明清軍完全知道熱兵器的作用,也有充足的熱兵器。
在開戰前,清政府曾要求僧格林沁利用有利地形,襲擾聯軍側後,不要正面對抗。但僧格林沁置之腦後,在平原地帶強行用騎兵衝擊敵嚴陣以待的槍炮方陣,導致了這場空前的慘敗。一戰而打崩了清軍的所有士氣,讓聯軍攻佔北京城。
僧格林沁枉爲滿清倚重的第一悍將,不但打不過洋人,在清剿捻軍時,中了埋伏,死在對方一小卒刀下。說他是個莽夫,是一點也不爲過的。
【參考文獻:《清史稿》、《籌備夷務始末》】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