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 文丨張釗丹 編|深海

5月12日晚,瑞幸咖啡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改組,CEO錢治亞和COO劉劍被暫停職務,並從董事會辭職,對參與造假的6名員工進行停職或離職安排。

瑞幸咖啡並未在公告中點出陸正耀的退出,不過,其名字在已經在提名及公司治理委員會中消失。

新上任的代理CEO是瑞幸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郭謹一,也是瑞幸聯合創始人,與此同時,公司宣佈增補高級副總裁曹文寶及副總裁吳剛爲新任董事,以填補錢治亞和劉健離職後空缺的董事會席位。

有分析認爲,此次瑞幸咖啡管理層大換血,目的是保全背後資本。不過,瑞幸依然面臨股民索賠以及中美監管機構調查,能否保全背後資本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代理CEO郭瑾一來自神州系

5月12日晚,瑞幸咖啡發佈公告顯示稱,自公司於2020年4月2日發佈有關造假事件的公告以來,公司董事會特別委員會監督主導的獨立調查發現了關於財務造假的更多證據。

董事會在評估該等信息之後,已終止錢治亞和劉劍的CEO和COO的職位。董事會要求錢治亞和劉劍從董事會辭職並已收到辭呈。另外,自從內部調查開始以來,公司已經停止了6名其他參與造假或對僞造交易知情的員工職務。

董事會已任命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郭瑾一爲代理CEO。董事會還宣佈任命曹文寶和吳剛爲董事會成員。目前,董事會薪酬委員會由Sean Shao、劉二海和郭瑾一組成,Sean Shao擔任主席;董事會任命和公司治理委員會由Wai Yuen Chong、黎輝和郭瑾一組成,Wai Yuen Chong擔任主席,審計委員會成員無變化。

公開資料顯示,郭瑾一於2005年7月獲得碩士學位,2009年7月在北京交通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修交通規劃與管理。他還是2008年利茲大學的訪問學者。

2009年至2011年在中國交通科學院擔任研究助理;2011年至2016年在交通運輸部工作;於2016年至2017年擔任神州優車公司董事長助理;自2017年10月起擔任負責產品和供應鏈的高級副總裁,2018年6月起擔任瑞幸咖啡董事。

從履歷上來看,郭瑾一與CEO錢治亞和COO劉劍一樣,同屬於神州系。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也是瑞幸咖啡的董事長。

曹文寶自2018年6月起擔任瑞幸咖啡高級副總裁,負責門店運營和客戶服務。在加入瑞幸咖啡之前,曹在麥當勞中國擁有23年的經驗,擔任過包括麥當勞中國副總裁和北方大區經理等不同職務。

吳剛自2019年3月起擔任瑞幸咖啡副總裁,負責公司的戰略合作,並從2020年4月起負責公司的供應鏈管理。在加入公司之前,吳剛擁有26年的航空業經驗,在中國聯航、東方航空和中國國航擔任不同管理職位。

值得關注的是,在瑞幸清洗管理層的同時,瑞幸咖啡總裁辦也發佈了一封內部信件。與一個多月前瑞幸自曝造假22億,瑞幸咖啡大股東陸正耀發朋友樂觀鼓勵全體員工要繼續"元氣滿滿"地工作不同,此次的致歉信似乎顯得有些沉重。

內部信稱,因品牌形象和聲譽受到影響,向員工緻歉。新一屆管理層將盡快重組公司架構,重塑企業文化,強化內控確保合法合規,保持經營穩定。

或爲保護背後資本

據悉,錢治亞曾擔任神州優車董事和COO,2017年從神州優車離職創立瑞幸。同時,錢治亞一向是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的"得意弟子",此次創辦瑞幸便爲陸正耀出資。

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表示,瑞幸咖啡的靈魂人物主要爲董事長、CEO、以及投資人三人,而且結合對應瑞幸自己發佈的公告來看,財務數據造假在2019年2月份就已經發生,所以說COO帶領4名員工僞造出22億收入可信度並不是特別高。更何況無論COO是否會對此事負有直接責任,瑞幸董事長以及CEO恐怕也都脫離不了干係。

有行業人士分析,錢治亞在瑞幸公司的地位,就如同當年摩拜單車的胡瑋煒,都是最不可或缺的那面旗幟。作爲CEO,錢治亞在瑞幸財務造假風波上難辭其咎,現在主動出局,可以將追責影響儘量小的鎖定在管理層,而不至於牽扯到公司層面。

此外,有專業人士稱,這一次主動的危機切割,目的是保全背後的資本。

雷達財經注意到,自4月2日晚,瑞幸主動承認財務造假後,瑞幸股價當日暴跌75.57%,市值蒸發超65億美元,盤中共8次觸發熔斷。到4月7日停牌前,瑞幸的股價收報4.39美元,市值僅餘11.1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自爆財務造假當日就宣佈,由於瑞幸咖啡董事兼 COO劉劍以及其幾名下屬從事了一些不正當行爲,這些人員已經被停職。

造假事件爆發後,瑞幸已有多位高管離職。

其中,4月23日,瑞幸咖啡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Thomas P. Meier辭職。

5月1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瑞幸咖啡首席技術官(CTO)何剛因個人原因辭職,報道還強調,何剛未參與此前瑞幸自曝的財務造假事件。

危機四伏的瑞幸能否安然過關?

雖然瑞幸咖啡與涉事高管進行了切割,瑞幸咖啡想要安然過關並不容易。

據媒體報道,瑞幸咖啡披露其財務欺詐後不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致函中國證監會,就雙方合作對瑞幸咖啡進行徹底調查一事進行溝通。在過去三個星期,由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國際部牽頭,並聯同多個部門,對“瑞幸事件”進行了大量調查。目前,處罰方案仍在討論中,處罰可能超出市場想象。

4月27日,雷達財經前往瑞幸咖啡北京總部探訪發現,下午 13 點時,瑞幸總部門口停有市場監管部門的車輛,數位身穿制服的人員走進瑞幸咖啡辦公樓,調查至晚上20點多。

除了監管調查,瑞幸咖啡還面臨投資者維權。

“我們徵集到了很多受損投資者,首批選擇了5人。”美股維權律師、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郝俊波向雷達財經透露,其所在律師團隊已經代理了5位分別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沙特的投資者,其中沙特投資者損失接近400萬美元。目前,郝俊波已向法院申請由上述5人擔任本案的首席原告。

郝俊波表示,瑞幸咖啡、錢治亞、CFO Reinout Hendrik Schakel將被列爲共同被告。爲了拓寬賠償渠道,在訴訟過程中,可能會追加安永、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海通國際等中介機構作爲被告。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智斌也在徵集受損投資者進行維權。

據王智斌介紹,我國剛剛修訂的《證券法》已於2020年3月實施。新《證券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

“相比美國的集體訴訟,境內訴訟具有更多優勢。比如,境內訴訟有可能比美國訴訟更快,瑞幸咖啡主要財產均在境內,相對美國判決,境內判決執行更有優勢等等,因此,境內訴訟值得嘗試。”王智斌表示,“從目前公開信息來看,截至北京時間4月2日持有瑞幸咖啡股票的境內投資者,有機會在境內對瑞幸咖啡提起索賠訴訟。”

對於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的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注: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