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并不是清朝独有的,早在明朝时总督就出现了,嘉靖年间,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一员,简称“浙直总督”,权力已经不小了。

到了清朝成为了定制,是地方最高级长官,总管一省或二三省,像管理如此面积之大的地方,而且手里还握有文武之权。难道朝廷不怕有人造反吗?


清朝总督可不是一位两位,像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以及两广总督,湖广总督,浙闽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陕甘总督以及后来的东三省总督,拢共有清朝九大总督。可以看出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了。

1900年,清朝发生了庚子国难,八国联军进北京,就在这个时候,慈禧曾对外国宣战,还昭告天下,让各地进京勤王。然而东南各省却搞了一个东南互保,他们公开指责朝廷的圣旨是错误的,并且拒绝执行。

这其中就包括了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等人,从牌面上看,这差不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了。这在清朝历史上可是从来没有过的,对皇权的极大挑战。这时候的总督权力非常大,而且敢公开和朝廷叫板。

总督在清朝前期并不稳定,从乾隆朝开始成为了定制,清朝愿意将总督设为最高级别的官职,自然有它的理由。

其实巡抚才是掌握一省的最高民政长官,而朝廷设置总督,是为了让中央更好的把握地方权力,总督和巡抚并没有什么隶属关系,这样可以互相牵制,避免地方做大。可以说总督在地方也不见得是一家独大。事实上早期的时候,巡抚作为牵制的力量还是不错的。

而且总督都是文官,表面上看有军权,但是他们没有军旅经验,军队中根基不稳,难以割据,甚至造反。


而且八旗绝对是满清控制地方的重中之重,只要八旗不出问题,这些地方的总督根本闹不起来。况且一个总督表面上看地盘很大,但如果能够操控当地的驻军,这个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是朝廷所想的那样,如果总督权力太小的话,那么制约巡抚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在清朝历史中,总督权力不断上涨。但是清朝并没有对此放任,还是有着自己的办法的。

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尾大不掉的情况,为了限制总督的权力、加强对总督的控制,各地的总督其实任职时间都不会太长。

总之不管朝廷怎么做,维护自己皇权的统治,这个是根本。真正让这些彻底改变的是晚清时期。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这个时候的八旗老爷兵基本上无力维持局面,为了消除叛乱,咸丰只能让地方自行编练军队,军饷也得地方筹措。曾国藩的湘军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这个时候开始,总督就跟以往不太一样了,湘军包括淮军,基本上不会听朝廷的,几乎成为了他们的私军。


所以这个时候才有了曾国藩造反称帝的话题,毕竟他已经是手握军政大权。尤其是到了东南互保,朝廷虚弱,更不可能控制了。但即便如此,清朝灭亡前的总督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概念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相关文章